88读书 > 言情总裁 > 他从末世来 > 第五?五节 当时只道是寻常
岿然兀立。

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了游客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绕过缀云峰,就可以看到这两块山石,一东一西,云联璧峰。许多人来到这里,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华国古典巨著《红楼梦》。书中描写的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

过了假山,即是拙政园的东部主要景色。明代年间,刑部侍郎买下东部后,建造归田园居。园内有山岛、荷池、松冈、竹坞,好一派田园风光。这一部分的主要建筑物,除了兰雪堂外,还有秫香馆、天泉阁、芙蓉榭等。

由山石与兰雪堂间的大道,一路西行。可至涵青亭。涵青亭是依墙面水的一座半亭。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在兰雪堂东北面荷花池边,临水而筑的这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即是芙蓉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坐落在水边,三面临水,四面空敞的建筑。

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两种。木芙蓉是一种变色花,早晨朝霞初现时是淡红色,中午阳光直射时变成紫红色,傍晚夕阳西下时又变成粉红色,甚为珍贵。水芙蓉。是指荷花或莲花。芙蓉榭面对荷花池,背后是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云落和两个女友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可以见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

走过去再看看仔细,又可以发现这个水榭临水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长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两岸桃红柳绿,把人引入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境界中去。这是苏州园林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

园主想通过这种手法,把来宾们的视线集中到最佳角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天泉阁,矗立在芙蓉榭以北一片翠绿的草坪上,攒尖戗角,重檐八面,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醒目。阁中有一口井,相传是元代大弘寺的遗物。筑园时,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阁。

这座建筑物,从外面看似乎是两层,在里边看却只有一层。欣赏苏州园林里的建筑物,高的楼阁要仰视。如果站在天泉阁的戗角下,凝视飘动的浮云,似乎感到楼阁正在蓝天中翱翔,这就是苏州园林建筑物上大都建有戗角的奥秘。

这些戗角,除了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外,主要是增加了动感和美感,成了苏州建筑的地方特色之一。前面那座外观轻快明朗,体积较大的四面厅就是秫香馆。秫香馆顾名思义,就是观赏稻麦飘香的地方。

明代归田园居的主人,曾在园林内造有秫香楼,想效仿陶渊明辞官归田园居的乐趣。楼可四望,每当夏秋之交,家田种秫,皆在望中。现在见到的秫香馆,其主体建筑是重修拙政园时从东山搬迁而来,体型偏大,与原景略有不同。

放眼亭取自白居易的放眼望青山,是拙政园东园最高点,北与芙蓉榭、天泉亭成为对景。在西南角樟树旁,有一处池岛假山小品。这座湖石假山上顶着一块大石头,外形很像一只翻底待修的小木船。

前面湖面开阔,四周灌木丛生,不远处有几株芦苇,正像太湖边上一个小小的港湾。古代苏州园林的园主,有的是朝廷大臣,有的是封疆大吏,有的是外放州县,也曾经安邦济世,劳碌了一阵子,因为种种原因卸任还乡,在远离京都的苏州,他们找到了安静的港湾。

这里风俗清雅,物产丰富,既可以享尽清福,又可以避开政敌,成了达官贵人隐退后选择的最佳地点。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对佛教的空无学说、道教的出世思想、儒家的隐逸主张特别欣赏,就以避世、淡泊为主题,营造山林野趣,想在的小天地里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

正所谓,扁舟一叶。浪迹天涯,人迹罕至,方为我家。

拙政园的东部和中部,是用一条长长的复廊隔开的。走廊的墙壁上开有二十五个漏窗,就像精雕细作的剪纸图案,镶嵌在长长的画轴上面。人们信步走在游廊里。随着漏窗花纹的更换,园内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幻。

这种现象,称作移步换景。再仔细看一看,漏窗上不同的图案,所表现的都是水波纹和冰棱纹,池中欢快的涟漪叠印在窗上凝固的波纹上,更加渲染了苏州水文化的氛围。

拙政园中部花园的第三个景区是枇杷园,位于远香堂的东南面,是拙政园中部花园里的园中园。因种有枇杷树而得名。枇杷园的园门设计得很巧妙。

云落走到这里,见到前面一道云墙,两面种有牡丹,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了。真没有料到,只要再往前走,就可以发现,黄石堆砌的假山遮住了旁边的一个门洞。随着人们一步一步走近,门洞就一点点扩大。到了门口。才发现门洞像一轮明月,镶嵌在白色的云墙上。

过门洞后再往前走。这轮明月又被这边的湖石假山慢慢地遮住了。看着月洞


状态提示:第五?五节 当时只道是寻常--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