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言情总裁 > 寒门状元 > 第七三一章 希望

沈溪收到信后,感觉到的不是荣幸,而是有了麻烦。

这封信里,阿尔梅达表明他已经给佛郎机国王曼努埃尔送去书信,告诉国王遥远的东方发生的情况。

佛郎机国王给予阿尔梅达临机决断的权力,让他可以自行跟东方国家商谈生意,因此阿尔梅达回到马六甲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觉得沈溪有能力有见识,深谙“文明国家”的相处之道,想让其作为佛郎机国与大明沟通的桥梁。

沈溪担心的是,佛郎机人暗地里给自己写信,这事若被人知道,最少也是个“里通外藩”,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而且还不好解释,为什么佛郎机人不给别人写信,偏偏给你写?

佛郎机人以藩属名分向大明称臣纳贡后,取得了在福州、泉州港的通商权。阿尔梅达被押送到京这一路上,见识了大明的富足和繁华。大明一个普通的县城,都堪比佛郎机的国都,更别说是繁华的南京和京师。

佛郎机人希望沈溪发挥在朝中“巨大的影响力”,帮助佛郎机跟大明进一步交好……按照欧罗巴的传统,谁能在对外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谁就能获得爵位。沈溪立下大功,想必会得到大明朝廷的厚赐,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可惜他们算错了一件事,沈溪在大明朝廷的实际影响力微不足道。

因为在大明,任何晋升都需要“论资排辈”,年轻人必须要多历练,等到老成时处理事情才会四平八稳不会出错,而且皇权至上,就算能做到文臣之首,成为内阁首辅,到头来生死也不过是皇帝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沈溪收到佛郎机人的信,不但没有功劳,反而蕴含巨大的风险……既然佛郎机人还有下一步动作,那事情就藏不住,必须要拉一个人下水。

这个人,只能是大学士谢迁。

“……什么?佛郎机人给你写信!?你小子不会暗中跟他们有勾连吧?”

谢迁回到家,刚走进书房就见到沈溪好像谢府主人一样翘着二郎腿,拿着本书坐在他平日端坐的那张太师椅上,谢恒奴笑盈盈地站在一旁,不时地说上一两句,双眸闪闪发光,让谢迁看了生起了闷气。

结果一问,沈溪有求而来,还是关于佛郎机人的事,谢迁的语气就没那么平和了。

沈溪连忙解释:“谢阁老可不能冤枉学生,学生在泉州时,与佛郎机人血战过一场,怎么可能有勾连?”

谢迁无言以对。

佛郎机人找别人都有可能,唯独找沈溪不太合情理。就好像找人帮忙,找的是杀父仇人,这分明是陷害嘛

重生之娇妻太难缠。

“除了佛郎机炮,他们还有什么东西?”谢迁这会儿谨慎了许多,好奇地问道。

沈溪道:“学生没去过佛郎机国,如何得知?不过学生听闻,佛郎机人中有一人名叫哥伦布,他在一片神奇的陆地上,发现了几种高产的农作物,我们可以让佛郎机人把这些作物的胚芽和种子拿来作为交换。”

谢迁老脸横皱看向沈溪,不太明白沈溪从哪里听来这些话消息,他摆了摆手道:“别是些无稽之谈吧?”

沈溪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哥伦布是西班牙人,与阿尔梅达分数两个国家,但此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统被大明称为佛郎机人。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在1492年,这一年是弘治五年,哥伦布之后又相继去了几次美洲大陆,他一直以为美洲大陆就是印度,之后把那里几种后来改变世界的作物带回欧洲,分明是玉米、番薯和马铃薯。

如今九年过去,这几种作物已经开始在欧洲和南非、南亚以及东南亚的殖民地开始播种,但尚未传到大明来。

而华夏历史上的人口爆炸,正是源自于明末时期番薯、马铃薯和玉米传入中国,为人口剧增提供了足够的食物。

沈溪笑道:“这些事情的确是学生听来的,但至于是不是无稽之谈,尚未得到证实。不过,谢阁老当初听说佛郎机炮的威力时,不也觉得是无稽之谈吗?”

谢迁摸了摸下颔的胡子,带着几分迟疑:“你小子有几成把握?”

“十成!”沈溪道,“谢阁老只管以此上奏陛下,学生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担保,绝无虚言。”

谢迁没好气地说道:“要你的身家性命作甚?既然你觉得此事可行,那就回去拟个奏本,老夫看过后觉得没问题,自然会誊录后上呈。”

乍一听,谢迁又准备抢沈溪的功劳,但沈溪却知道谢迁此举是在保护他。

若由沈溪提出跟佛郎机人交易,说要引进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种子,弘治皇帝根本不屑一顾,甚至还会觉得沈溪是第二个张濂,被佛郎机人收买所以才会胡言乱语。但谢迁身为阁臣,由他来上奏,那就没任何问题。

谢迁基本算得上是位极人臣,若是提议中肯的话,就连弘治皇帝也不好当面拒绝,更何况谢迁奏请的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由不得他不重视。

沈溪回到家便钻入书房,开始写奏本,准确说是帮谢迁草拟奏本,回头谢迁可以一个字不用改,誊抄一份就可以拿去跟弘治皇帝交差。

沈溪已经想好这份奏本怎么写,那就是建议朝廷像对待朝鲜那样,跟佛郎机人进行商业、手工业、农业等全方位的交流,在佛郎机人不经意的情况下提出交换一些农作物种子,把大明的农作物送出去,再把外面的种子引进来。

虽然看起来对等,但玉米、马铃薯和


状态提示:第七三一章 希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