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重生耽美 > 文明传播异世界 > 第196节

阿嫦吸着面条恨不能整张脸都埋到碗里,还不忘拿起馒头啃一口。

“阿娥,我们一定要好好给神使大人干活。”

阿娥郑重点头。

神使能拿出这样好的食物给他们吃,他们不能白吃。

事实上这些食物并没有这帮平民以为的那么贵重。

经过三年的改良,长安镇的粮食爆发式的增长,尤其以土豆红薯玉米为代表,还有金手指出产的水稻,吊打这个世界的稻种。

尤其施行包产到户后,选择走农户路线的镇民承包了大量土地,去年时玉和霍辞更是和一些商人展开合作,将镇外许多荒地租赁了出去,先进的耕种方式加上不断改良的良种,导致粮食产量严重溢出。

光靠长安镇不到二十万镇民,根本消化不了。

为了维护粮价,不让农民白辛苦,时玉和霍辞出手收购了不少粮食,好在有一键建房功能,分分钟建出粮仓,不然光修仓库都来不及。

但是粮食放久了不好,正好趁着这次开分厂的机会,把这些积压的粮食清出去。

对长安镇的人来说这些是陈粮,但对当地平民来说,却是一年都吃不到几次的食物,更不用说搭配美味的做法。

当然,也不是白让他们吃,伙食费会从薪资里减去一部分,不多,但总归让他们有个意识,免费总不被珍惜,同时滋生惰性。

吃完进厂的第一顿饭,大家又被集中进行了一次训话,在正式工作之前,会进行为期十五天的培训,培训结束有考核,如果考核没有通过,直接遣送回家。

刚刚被美食放松下来的人们瞬间绷紧。

阿娥和阿嫦握紧了拳头,一定要留下来。

第83章 八十三、报纸

分厂开办的同时,长安镇也进行了一场招聘。

招收记者。

报纸需要新闻, 而新闻需要记者。

时玉和霍辞清楚知道记者的重要性, 所以亲自起草了这场招聘。

三分之二从学校挑选, 学院已经毕业了两茬,第一年毕业的比较少, 那时候大都送年纪小的孩子来,等过了一年,看到孩子的变化, 许多人改了念头, 将年纪大的也送了进去, 哪怕只学个一年,也够了。

尤其技术学院最受欢迎, 不是所有手艺都需要花长时间, 譬如厨艺, 一些简单的很容易上手, 对平民来说,学会一两样够他们去外面开店摆摊了。

其次是文法学院, 因为只有三年, 教学速成, 出来至少也能找个读读写写或者帮人计算的活计。

当然, 最重要还是学费便宜。

最初开办技术学院和文法学院为的就是平民, 所以学费压的很低,基本意思意思就得了,书籍长安镇有造纸厂和印刷厂能自给自足, 桌椅板凳也有木工厂,木头都是现成的,白山上最多的就是木头。

伙食也花不了几个成本,尤其在粮食泛滥后。

r_ou_厂油厂也都有,科学养殖导致养殖场的牲畜数量也连年激增,供应给学校并不取利润。

所以孩子在食堂吃饭比在家还省,有些人单冲着这一点,咬咬牙,把家里的孩子都送来了,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窝全丢给学校,算下来,反倒还给自家省了粮食。

在这样的言论引导下,导致第二年报名人数直线上涨,其中十几岁的孩子最多。

于是新一届毕业生人数便十分可观。

不过达到合格的还是少数,毕竟大多数只学了一年,成绩不错的是学了两年的,或者进学校前就有基础的。

记者人选就从这些人里面诞生。

还有三分之一从镇民里选,毕竟学生到底年纪小,人情世故方面比不上成年人,到时候跑新闻一老一少搭配着干活才好。

只是可惜听到这份工作要去外面跑,报名的人不多。

时玉和霍辞只能稍稍放宽了条件,打算之后在培训中弥补。

于是原本计划好的半个月培训延长到了一个月。

同时变成了封闭式训练,连军训也配备上了。

学生们接受良好,学院入学都会进行为期半月的军训,上学期间早c,ao体育课从未间断,镇民就比较痛苦,第一次接触这种训练,平时散漫惯了,对令行禁止这点很不适应。

但好在没有人逃避,咬咬牙坚持了下去。

时玉和霍辞还亲自给他们上了一周的课程,让这帮预备记者们引以为荣,再一听神使对记者的描述,顿时觉得这份职业意义重大,心里那点不情愿彻底消失无影。

尤其这帮刚毕业的少年,简直热血上头,恨不能立刻上任干出一番事业。

不过很快就被一盆凉水浇灭了。

时玉和霍辞为了让他们明白记者笔杆的重要性,特意找来剧团帮忙导演了一场舆论引起的“惨案”。

两人打着考核的借口,放这帮预备记者去寻找新闻,剧团是长安镇的焦点,一帮机灵的少年很快就打上了剧团的主意。

他们本意是想打探新剧的消息,或者一些演员的八卦绯闻。

结果撞上了一个妇人带着孩子来找丈夫,说丈夫是剧团的演员,成名之后却抛弃了他们母子,和剧团另一个女演员结婚了。

妇人说的哀切凄惨,孩子也哇哇大哭。

几个少年热血上头,当即将这件事写成了一篇新闻,也有脑子清醒点的想去找另外一个当事人了解情况,结果偏偏对方不在,去红香城表演了。


状态提示:第196节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