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丁礼见到终于不胖(一声)了的郝爱国,还有虽然体形还是一阵风能吹走似的但脸色红润不少的叶亦心时满意了不少。

按照这个情况看,起码增加了进入沙漠之后的安全系数。

陈久仁教授不愧是世界上都排得上名号的西域文化大拿,丁礼才在这里呆了一个星期,越发觉得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贫瘠。就像现在,陈久仁就在用空闲的时间编纂一部西域文字的对照汉字字典。

这要是真的做成了,从今以后,西域两千多年的历史大门都会向世界敞开。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西域各国每一国的文字都不尽相同,在多年的演变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无论是地域性的横向比较还是时间上的纵向演变,都要反复进行比较对照,才能真正确定一个符号、文字的涵义。

“我们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历史文化传承最完整的文明,正是因为我们的文字自先秦开始就一脉相承。虽然句读释义方面有些变化,但是大方向没错。就算是几千年后的现在,我们只要掌握了语法,就能顺畅的阅读下来那些古籍。”陈久仁教授在进行文字比对的时候,顺口说了些自己对于华夏文明传承的总结。

叶亦心一脸受教的点头,赶紧低头把这句话记下来。郝爱国也不住的点头。

丁礼自从吸收了警幻的草木精华之后,记忆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和过目不忘差不了什么,所以在几个人里,丁礼在帮助陈教授整理文字对照的时候效率是最高的。

他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经看过一遍的文字、图像的涵义,等到冬季来临的时候,已经能单独翻译部分西域文字类的文献了。

同时,作为这次考古活动的赞助人,那位姓杨的华侨女士虽然还正在办理来华的诸多手续,可一些设备赞助已经送来了。丁礼作为几个人中唯一有着摄影经验的人,当仁不让的得到了一台相机。

作为马国宏的那一世,丁礼拍摄的作品可是杂志的常客。所以在熟悉了一遍这台古董照相机之后,丁礼就已经能拍出光影、构图都非常专业的照片了。

加上杨女士赞助的东西里有彩色显影液,在黑白照片才是常态的此时,陈教授郝教授还有叶亦心也享受了一把外宾、宣传照才能享受到的彩照待遇。

陈久仁对丁礼满意得不得了:“小萨这孩子真好啊!好学,什么都会!就凭这股劲儿,到哪儿都差不了。”又问了问丁礼学俄语的情况。

关于这一点丁礼就不太好意思了。他的俄语在听读写上没什么问题,可说上面完全就是外行。也不知道为什么,舌头就是弯不了。因为这都被军军笑话好几回了!

倒是方洋,现在那一口流利的俄语就像生下来就在苏~联长大似的,和母语比也不差什么了。

陈教授也没强求,反过来安慰丁礼:“你也别灰心。这人呐,就没有十全十美的。”

“陈教授,之前你说的那位杨女士来了!”还不等丁礼回答,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文博院的一个年轻研究员上气不接下气的边喊边跑了进来。

“雪莉来了?”陈教授赶紧把脸上的老花镜摘下来站起身来,“到哪儿了?”

“陈叔叔。”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漂亮姑娘就走了进来,一看见陈教授,眼眶都红了。

“她会说中国话啊!”叶亦心小声的跟郝爱国惊叹道,“亏我这几天都是抱着英语辞典睡觉的!”

郝爱国也有点怵。虽然他要求学生们懂英语,但其实他自己看资料都是要求助外语系的同事的。不过也是因为曾经有过这种不方便也不愉快的经历,所以才明白外语的重要性。一些国际性的专业文献,基本都是英文刊登的。而且他们想要发表论文,也要用英文才行。

他后来意识到外语的重要性的时候,已经是运动开始前夕了。那个时候哪里还有自学的机会和能力呢?如今呢,记忆力大不如前,学起来就更吃力了。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啊!”陈久仁大概想起雪莉的父亲了,眼眶也有些红。

“杨小姐请进。这大冷的天,别站在门口吹风了。”看见陈教授挺大岁数还站在风口,方洋赶紧插了一句嘴。

陈教授这才一拍脑门,“赶紧进来!”

那个之前来报信的研究员虽然对雪莉杨这个华裔外侨好奇,不过手里头还有事情要做,红着脸跟众人道别回去了。

“杨小姐,您喝水。”叶亦心看陈教授带着雪莉杨落座,赶紧送上热水,正好让雪莉暖暖手。

雪莉杨虽然不习惯光喝热水,但叶亦心的好意她体会到了,感激的冲着叶亦心一笑:“谢谢你,叫我雪莉就好。”

“雪莉啊,从你和我联系开始,我就等着和你见面的这一天呢!而且我是真没想到,老杨他……唉!”

“陈叔叔,都过去了。”雪莉从刚才的伤感中脱离出来。

“过去了!”陈教授觉得雪莉能从悲痛中走出来很好,也不会拽着人家丧亲之痛不放,很欣慰的把话题岔到了别的地方,“你看你是先休整一下,还是立刻开始计划?现有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年代久远,很难说其中的地形地貌有什么变化,咱们最好还是找一个有些经验的领队才好。沙漠里很难辨别方向,我想着,如果有风水堪舆方面的专家,咱们说不定能省不少事。”

“不急。距离出发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状态提示:第34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