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是吴宫中最为混乱的一夜。大王受刺,而刺客正是大王最为宠爱的、正怀着孕的夷光。这一件宫闱秘事很快便传遍了吴都,传遍了天下。

吴王伤的并不重,他摸着自己的伤口,冷着声音下令:“将罪妇夷光乱棍打死,尸体送往大道岛交还齐国。”没有人敢去提醒他,夷光怀有身孕。吴王也并没有忘记这一点,他闭上眼睛就能够看到一个光着身子的小男孩在哭着对他说:父王,不要杀死我。

夷光在接受死亡的时候很平静,她从容的趴在地上,等待乱棍的到来。

棍子打在她的背上,落在她的肚子上,当她感觉到双腿间的濡湿时,终于落下了泪水,她的孩子并没有陪她一起走到最后,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直到死前,她才豁然开朗:我不过是个女人,为何要用孩子和婚姻去换取国家的平安?

为了保护齐国,一切都可以放弃。多年的坚持,终于在死前土崩瓦解。

夷光的手指抠入地面,她张了张嘴发不出声音,她想告诉吴王她后悔了,她觉得用孩子和他换取齐国的平安并不值得。

吴王蹲在夷光尸身旁,盯着她逐渐冰冷的身体和地上那汪鲜血,久久无言。

☆、第三十三章 欲要人灭亡,必让人疯狂 (2338字)

大道岛的战争仍在继续,本就如同虎狼一般的齐军,在得知夷光公主的死讯后,顿时势若疯狂,拼死也要斩杀吴人。

昭乐在面对夷光的尸体时表现尤为平静,古井无波的双眼并未在尸体上停留,只匆匆扫过便吩咐人择日下葬。走了几步,他又退了回来,看着夷光的尸体,终于迟疑地伸出手,却在快要摸到夷光肚子的时候,像被烫到一样缩了回来。

这里曾经有过一个孩子,昭乐的手指不受控制地抖了两下,他转过身轻声吩咐:“葬了吧。将长姐脸上的粉擦厚些,将那些斑点盖住。长姐生前最爱美了,还曾因没有脂粉来同我讨要呢……”

他还记得长姐活着时候,肤若凝脂,是一等一的美人。

负责丧葬的礼官道:“长公主已和亲到了吴国,若还以我国长公主之制下葬,怕是于理不合。”

昭乐很想对那礼官大吼,想告诉他这是大齐的长公主,这是为了齐国的未来而丧失生命的女人,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既然如此,你便依照礼数葬了长公主吧。”

夷光的死完全是昭乐意料之中的事情,她的死比起昭乐所预料的时间,要来的晚很多。同样,齐宫中的华夫人也能够预料到夷光的死,早在将女儿送往吴国的时候,她便已经做好了牺牲女儿的准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齐国呈现出一种十分奇异的状态。

每一户百姓都在为因国家前往吴国和亲、终一尸两命而归的夷光公主哭泣时,与之最为亲近的几个人却都极为平静,齐宫中除了小宫女的哭声之外,再没有人为了夷光公主恸哭落泪。

这个季节并不适合征战。暖洋洋的夏天会使人不自觉地慵懒,也同样会使人的心不自觉的柔软。它缺少冬日的凛冽、没有秋天的萧索,春发夏生之时,不宜征战。

夏生之时的战争,踏碎了娇嫩的花朵,踩烂了初长的庄稼。这一场不合时宜的战争,本就为人所诟病,终于在夷光公主死后,在天下人眼中成为了一场不义之战。

大道岛上的疯狂,一如吴王所料。这正是他想要的。用夷光的死去激起齐军的愤怒,在这种时候的齐军看起来强悍,实则不堪一击。

听着司马禀报,他脸上始终挂着不屑的笑。

他蛰伏多年,如今到了他振翅而飞的时候,又岂会有失?若非先前梁国那不知事的竖子不自量力,现在晋国理应已是他囊中之物。想到公子羽,他便有些气恼,无意识地去摸腰间的佩玉,想用玉石的冰冷来镇压心中的情绪。

“谁动了我的玉佩!”方一碰到玉佩的时候,吴王立即大叫起来。

望着勃然大怒的吴王,小宫女颤颤巍巍地答道:“是……是夫人吩咐奴婢换的绳节。”

“夫人?”吴王想到许久未见的发妻,有些不耐烦的摇摇头,“换回来。”

“可是之前的那一条已经污了,而且也不结实了。”

也是,日日被他捏着手中,又怎还能好呢?吴王苦笑:“那便将它收到锦囊中,我随身带着。”

“是。”

装着旧绳子的锦囊挂在腰间,吴王轻轻叹息,唯有那一截断绳寄托了他全部思念。他没有后悔杀了夷光,这样一个危险的女人他不能留下。他一直都知道,在夷光心里只有齐国没有他。之所以要将夷光送回齐国,更多的只是为了让夷光能够魂归故里、落叶归根。作为一个和亲的女人,这大概是她最好的归宿。这也是他身为吴国之君,所能够给她的最后的宠爱。

在声子顺应了吴王的期待后,昭乐也如同吴王所想的那般,派了大批的兵马来到洋河之上。这一次,他们并没有上岛,而是操纵船只,在洋河之上对吴国的船只围追堵截,大有宁可鱼死网破也绝不放任一人的感觉。

吴王笑着仰倒在榻上,小小姜昭乐岂会是他的对手?

他的笑容还挂在脸上,一个紧急传回的消息冻结了他的笑容:“你再说一遍!”

“臣收到前线传回的消息,齐军新派来的参军已于昨夜到达,今日齐军所有船只退回历阳渡,大道岛上的齐军也已退到岛东。”

“新派来的参军是谁?”


状态提示:第54节--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