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原始人生 > 第一章 种地难
伏、病虫害等现象。但播种的太少,又容易出现缺苗断垅,照样会影响小麦的成长。在这方面,唐歌可谓经验丰富,甩上原始人十条街也不止。

一亩地要用二十斤麦种,一百亩地就是两千斤,一百亩地甚至一千亩地,以半坡豚的人力都能轻轻松松的平整出来,可是麦种,却无处找寻。半坡豚在集市上,两次把远行商队的粮食全部包圆,也不过才买了一千多斤而已,就这还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粮食都有。如今省吃俭用,也只剩下一千斤多点的粮食作为种子储备了。这点东西放在半坡豚庞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根本就不够瞧得。

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还以小麦为例,冬播一亩地,在不缺水,不缺肥,无虫害的情况下,亩产大概在一千斤左右。如果土地墒情不好,肥力低的地方,产量则在五百斤到八百斤之间,春播的收成要比冬播的低一点,这还是唐歌上辈子种植精选优良麦种的数据。

如今开荒出来的土地,地力很足,荒原上的原始土壤几乎不用考虑施肥的事,灌溉方面也不成问题,但麦种却不太好,这会直接影响到收成,折中一下的话,唐歌估计一亩麦子产量大概在四百到五百斤。收成是麦种的二十五倍。

半坡豚有麦种三百多斤,今年春天全部种下,最后的收成也不过七千斤左右,半坡豚的一千多斤种子全部种下,收成大概有两万斤粮食,这还是在种植时精心护理,而且种植方面无误的情况下,乐观的估计。

两万斤粮食,说起来不少,可如果以部落现在的人口基数,主食只吃粮食作物,也只够半年消耗的。唐歌想要筑城,就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些人的食物来源依靠打猎和采集是不现实的,唐歌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只有种植。但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想要筑城,但是粮食一项,就需要两到三年的准备时间,方能达到供应大量人口的规模,对唐歌来说,两三年的时间,太久了。

好在他曾嘱托过二虎沟远行商队的老镰,拜托他进购大批量的粮食、牲口、盐巴等,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老镰的商队能及时赶到,不要误了春耕。老镰的商队虽然还没有消息,但开荒整地的运动却没有停止,毕竟,有备才能无患嘛。

对于唐歌占用大量人口开荒的事,族人们倒是没什么意见,虽然大部分人对唐歌所说的,不用打猎采集,每天在家门口伺弄伺弄土地就有吃不完的食物的说法将信将疑,但唐歌弄出来的新奇事物已经不少,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见他出错过,族人们也就由着他折腾,到时候看结果就行了。反正,以半坡豚的实力,也能折腾的起。

这年头通信和交通,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远行队伍走了之后,就一直没有消息。族人们虽然忧心不已,但日子还是要过的。很快,即将再一次月圆,这一年的第一次集市,也要开始了。

唐歌心急粮种的事,早早的就带人等在了和二虎沟商队约定好的地方。这次集市二虎沟的老镰能不能来还不能确定,但是唐歌还是决定带人在这里等着。俗话说得好,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播种的事一点都耽误不得,如果老镰到了,他会第一时间让人把粮种送回去,立刻开始播种。此时尚为初春,播种还不耽误,如果再晚一点,一些生长期过长的作物可就种不上了。

ps:第一卷终于结束了,出第二卷开始,主角将开始新的生活,而作何也终于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每天核对章节数了。另外,最近因为工作繁重,格外辛苦,捎带着,连写作灵感都没了。昨天原本一肚子火,想着晚上不更新了,可不更新的话,实在对不住大伙的收藏。这本书的读者虽然很少,但作者一直都是认真的写作,用自己的切实行动来报答大家。所以想了又想,后来还是硬着头皮码了一章,也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才没把心情带到文字里。等终于码好了才发现,家里断网。。。。无奈之下只能今天带着电脑来工作时发出来。最近可能是太辛苦,心情一直很暴躁,非常易怒,写作异常困难,但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尽量吧这本书写完。最后,再次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作者的支持,作者在这里给您鞠躬了。


状态提示:第一章 种地难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