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世界全史之先秦史 > 46.秦献公的暴走
阳很快就成为秦国新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代替了雍的地位。

秦献公六年(公元前379年),献公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进行管理。献公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秦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秦国初行为市,开始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抽取营业税。初行为市与初租禾为秦国的国库带来了大量的收入,国家的经济实力倍增。

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秦为户籍相伍,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因而人人自危,互相监督,秦国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秦献公取得政权后,就埋头改革、励精图治,不参与其他国家间的争斗,秦国的国力渐强,人口也增加了不少,军队的军事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秦人对恢复秦穆公时的荣耀也越来越强烈。对于献公的一系列改革,秦国的地主十分支持,而奴隶主却越来越有意见。奴隶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国君的封赏,地主获取土地的主要方式是靠开垦荒地和购买。献公的政策无疑是支持地主经济的,而献公本人很少将土地赏给贵族。秦国的奴隶主们受到了很大的抑制,其中一部分人转化为地主,采取地主经济的生产方式,献公对这些人的做法很支持。但毕竟秦国的奴隶主势力是一个传统势力,尤其是在秦人早期活动的中心,秦国的西部,依然很强大。奴隶主控制的西部与地主控制的东部的矛盾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因为秦国的土地数量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使他们对现有土地进行争夺。当然,还有对权力的争夺。尽管对于土地和庄园的经营,奴隶主明显不如地主在行,但他们对土地的渴望却是同样强烈的。献公决定用战争来转移紧张的国内矛盾,抢夺邻国的土地来缓解国内对土地的强烈需求。秦人对与中原的交流有着强烈的愿望,这也是献公一直就有的梦想。

秦献公十九年(公元前366年),献公见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显王,便决定以此为借口,起兵勤王。秦军在洛阳打败了韩魏两军,得到周显王的赞赏,秦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秦人仿佛看到了往昔的荣耀,国内的注意力转向外战。秦国又开始参与中原的事务了。

秦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64年),献公下令秦军攻魏,夺取了秦国的故土河西地,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境到石门(今山西运城西南),斩首六万,取得了秦国前所未有的大胜利。献公把这些土地赏给了地主和贵族,国内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周显王向献公祝贺这一胜利,献公被赐予了与秦穆公一样的伯(是霸主的意思)的称号。

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国在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大败魏军,俘虏魏相公叔痤,攻取了庞城(今韩城东南)。公叔痤早年在魏国对秦献公不薄,献公在盛情款待一番后,将公叔痤放回魏国。

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废除了秦国自秦武公以来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以人殉葬制度,受到了秦国民众的赞扬。秦献公废除这项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避免青壮年劳动力被白白地杀死。此前,秦国的奴隶主贵族以殉葬人的数量和质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秦国每年都要杀死大量的青壮年奴隶。废除以人殉葬,为秦国存活了大量的劳动力,对秦国的农业和工商业生产非常有利。作为殉葬制度的变通措施,秦国的奴隶主贵族开始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秦国地多人少,献公鼓励多生,奖励多生儿子的人。献公还吸引周边国家和部族的人到秦国种地、放牧,与本国人一视同仁,不许歧视这些外来户。通过这些措施,秦国的人口数量明显提高,原来的很多荒田得到了开垦。

正当秦国蒸蒸日上之时,魏国却一步步滑向衰落,因为它不仅与秦找的关系紧张就连另几个国家都是紧张的关系。

那么,魏武侯死后,周王朝又会是何种走向呢?魏国又是如何被打败的呢?

请看下讲:魏惠王的堕落

童颜巨_ru香汗淋漓 大_尺_度双球都快溢_出来的大_胆视频在线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ei222(长按三秒复制)!!


状态提示:46.秦献公的暴走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