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警长留下两名警员守在病房外面,其余的人都离开了医院。

第484章 误判

回到治安管理处,众人开始重新分析案情。

“根据幸存者的证词,凶手有一名女性协助,那么我们的搜索范围就应该扩大到两人或者三人协同作案。”朱警长主持会议。

“那之前搜索过的地方要全部搜索一遍咯?”文警官问。

“也不排除是一名女性凶手吧?法医没有在受害者体内找到**,会不会是凶手心理扭曲用其他东西导致的看似像**过的痕迹?”徐警长猜测。

“嗯,现在我们要转变思路,”朱警长见柏皓霖低头不语,问道:“小柏,你怎么看?”

“我认为不太可能是一名女性单独作案,协同作案的可能性更大,”柏皓霖道,“该名嫌疑人在傍晚的时候找到受害者,说明此人亲和力强,不具攻击性和威胁性,擅长社交,同时她在整件案子中很有可能占主导地位。”

“怎么说?”胡镇长不明白。

“团伙罪犯都是由强势者和随从者组成,尸体上也确实表现出了一些矛盾的地方,比如虐待和包扎的痕迹,这也是我一直觉得奇怪的地方,若是凶手是两个人,就能说得过去了。一开始没有想到团伙犯罪的可能,确实是我的工作失误。”柏皓霖知道肯定会有人对犯罪侧写犯嘀咕,所以干脆先主动承认,“而寻找猎物的工作通常也是由团伙的主导者完成,因为不管随从者有多听他的话,他都会觉得不满意,所以凡事喜欢亲力亲为,我敢肯定,将受害者转移到山林里,绝不是主导者的意思,我们也可以利用这一点,突破他们心中最后的防线。”

“你这不是矛盾么?你说主导者喜欢亲力亲为,又说将受害者转移到山林里不是他的意思?”徐警长表示质疑。

“之前说过,很少有罪犯可以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想必从我们到西三支查探,不,也许是从新闻播出魏荫渠发现尸体后,主导者就一直想知道警方的破案进度,同时也对家中藏有受害人感到担忧,极有可能他原本是想让随从者将她杀掉,埋在山林里,但随从者并没有听她的话,而是将受害人藏于山林的洞中,定时给她送水和食物,而主导者在感到威胁时,是不会留下活口的。”

“既然她不相信别人,为什么不自己去。”徐警长又问。

“一定有什么事将她拖住了。”

“知道这些对我们破案有什么用?以前的侧写全都错了。”徐警长不悦地说,他话一出口,又觉得这么说不太好,却又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只得住了嘴。

“咱们不也都没想到有女性参与犯罪嘛?”朱警长打着圆场,“当时的证据太少,小柏也说过只是在假设的前提下,况且现在最重要的是抓到凶手。”

“会不会凶手都是女的?”文警官猜测道。

“女性连环杀手本来就很少,而且女性犯案的对象大都是家人、朋友、同事,动机也多是出于复仇、嫉妒,这类比较私人的原因,像这样的犯罪手法由两名女性完成的可能性是零。”这一点柏皓霖非常肯定。

“那我们要找的是夫妻、父女、母子、姐弟、男女朋友,主要搜索范围还是西三支。”朱警长总结道。

“是。”朱警长和徐警长带着警员们离开了。

“柏医师,你不去么?”文警官见柏皓霖没有离开的意思,问道。

“我想再看看之前的资料,也许还有遗漏的地方。”

文警官点点头,也出去了。

第485章 误判

治安管理处只剩下柏皓霖和正在打电话询问道路抢修进度的胡镇长,柏皓霖打开自己的邮箱,发现还没有邮件,只能翻开这起连环**杀人案的资料,重新阅读。

因为女性罪犯的出现,柏皓霖必须要把之前所有的侧写全部推翻,重新界定这起连环**杀人案。

首先是两名罪犯之间的关系,在这样的小镇中,要找到两个志同道合的人而且经常夜晚出入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那么两人一定是亲属,男女朋友关系可以排除;既然女性是占主导地位,那她也一定较随从者年长,所以父女关系可以排除;从年龄上看,之前柏皓霖认为是一名25-35岁之间的单身男性,会这么判断有体能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但现在确定凶手是两个人,那么他们的年龄范围也要扩大,女性应该是25-40岁之间,男性则是16-25岁之间——若是两人的年纪相差较少,男性很少会成为女性的随从者,即是说姐弟关系姑且不在此例。

那就只剩下夫妻关系和母子关系了。

一名女性作为连环**案的主导者,究竟是怎样的缘由驱使她这么做?童年的境遇?还是青春期的噩梦?或者因为投s,he?

投s,he?!

想到这,柏皓霖打了个激灵,他急忙翻看着验尸报告,受害者的尸体上都有小刀、烟头和剪刀伤害过的痕迹,以前并没有多想,只是认为凶手有虐待情结,现在新证据的出现让柏皓霖不得不思考凶手在受害者身上造成这些伤痕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会是什么呢?柏皓霖将第四和第五名受害者尸体的照片摊在办公桌上,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

每一个痕迹所在的位置都不一样,看似非常随机,也没有特别针对女性的性征。

柏皓霖看了许久也没有看出端倪,他索性打印出了两张人体图,将两名受害者身上所有的伤痕在人体图上标注,


状态提示:第223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