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王道霸天下 > 第九十二章魏国去向

可以说魏军已经大势已去了,进军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战力上,气势上都已经远远的胜过了魏军,现在的魏军根本就没有抵抗的力量,完全的是在逃跑,恐怕用不了多久魏军就会被全歼,事实却是如此,很快的魏军就被晋军歼灭殆尽,卫严也被活捉,这次魏军可算是损失惨重,很快乐昌郡被丢,和卫严被活捉的消息就传到了魏国皇宫和晋国皇宫。

但相同的事却造成了与众不同的场景,晋国皇帝闻之此事,大喜,于是设宴款待文武百官,以此来庆祝,但是魏国的皇上表现却是相反,满面愁容,怒气冲冲的呵斥百官,只听魏国皇上在朝堂上说道:废物,简直是废物,二十万大军竟然守不住一个乐昌郡,而且不光城池丢了,连自己都被活捉了,魏国的脸都被他丢光了。

请皇上暂息雷霆之怒,当务之急还是再派大军前往rh县阻挡晋军的进攻,要不然仅凭仁化的守军根本支撑不了多久啊,至于卫严的事还是等以后再说吧,请陛下圣裁。左丞相吕森言辞恳切的劝道

其他文武官员也是紧随其上,同样说道:吕丞相言之有理,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魏国皇上也知道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正好有了下坡的机会,那就暂时放下此事,议一议退敌的事吧,于是说道:你们有什么建议,都说说吧。

文武百官的眼神都看向了左丞相吕森和右丞相陈丹亭,毕竟他们两个可是百官的主心骨,他们两个不说其他人也不知道说什么,不然惹怒了皇上这事可不是开玩笑的,那可是要掉脑袋的,更何况晋军来势汹汹,这些官员也是各有各的想法啊。

吕森扫了一眼陈丹亭,发现陈丹亭并没有要说话的意思,没办法只好自己上了,吕森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晋军以攻取了乐昌郡和yz县那么下一步必定是攻取rh县接着攻打榔州,只有这样才符合晋军的行军路径,所以臣建议让榔州的郡守魏昂提前做好守城的准备,以防不测,同时再派一名大将领兵前去抵抗晋军,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魏国皇上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意见,而是转头对右丞相问道:陈爱卿怎么看?

陈丹亭也有自己的看法,于是说道:回陛下,臣不赞同左丞相之言,如今晋军已占领乐昌郡,而且乐昌郡还有大量粮草都归了晋军,并没有被焚毁,这也就是说明晋军完全可以坚守乐昌郡,和我们耗下去,而我国则需要重新派遣大军,筹集粮草,这样将耗时耗力,与我国发展不利,所以臣建议不如和晋军议和,等晋军退走以后,再从长计议。

臣还有话要说,吕森听了陈相的回答之后,立刻说道:打仗消耗是必不可少的,如今晋国的军队都已经占了一个郡了,若是我们同晋军议和,那就会给晋国留下一个软弱可欺的形象,这样下次晋国必定还会攻打我国,甚至其他各国得知我魏国有如此的行径,怕是也会效仿晋国前来攻打我国,而之前撤兵的赵韩宋三国怕是也会卷土重来,这样的话岂不是将魏国立于危险之境吗?所以臣坚持之前的意见,要与晋军一争高低。

这时户部尚书说话了:臣有一言,还望皇上和各位大臣听一听,户部在未开战之前,也算很是富足,可是与赵韩宋三国协商退兵,就耗费了百万两黄金,至于其他就不说了,再加上军费耗损上千万两白银,还有士兵的抚恤费等等,目前国库的钱粮已经耗损了一半了,所以臣赞同陈相的和谈之策。

有人帮陈相说话,自然就有人帮吕相说话,这人就是刑部尚书王茂权,这人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晋魏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今天我魏国妥协了,下次晋国依旧还是会攻打我国,这主要是因为我魏国乃是富庶之地,有千里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必争之地,所以晋国不吞并我国,必不会罢休,即使现在晋国罢兵,并不是因为晋国不想占我魏国,而是晋国一口吃不下我魏国,他要一口一口慢慢的吃,所以我魏国此时可以算是生命危关之时,无论如何我魏国都不能妥协,必须尽全国之力抗衡晋国,战胜晋国,以此来弘扬我魏国之威名。

但是有人听了却不以为意,只听太子道:王尚书言过其实了吧,如今天下各国都互不相服,他晋国怎么可能一步步吞并我魏国,远的不说就说东面的齐国,西面的赵国都是不会同意的吧,要不然等晋国真敢那么干,这两个国必定会出兵攻打晋国,从而阻碍晋国的步伐。再说我魏国也不是晋国想吞并就能吞并的,所以本太子认为还是议和好,等晋军放松警惕之后,我们再派兵将乐昌郡和韶关夺回来,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还请父皇允准。

此时的高纬也在衡量两种办法的利弊,从心底里高纬是不想打仗的,若是晋军一路打下来,真的有可能打到魏国首都大梁,若是这样的话麻烦的可就不止晋国一国了,很有可能是四国,毕竟赵韩宋三国随时可以卷土重来,到时候四国联合起来,魏国必亡。所以高纬不敢冒这个险,哪怕是只有一成灭国的危险,他也不想冒。因为只要他议和了现在他就暂时安稳了,不会有任何的危险,所以他决定议和。可是他也不想别人说他这个皇上做的不好,所以表面的文章还是要做的。

所以高纬就说道:你们的意见朕都知道了,朕觉得按陈相的意思办吧,陈丹亭听旨。

臣在。

朕命你为特使,立刻前往晋国晋阳,前去和谈,朕许你可以全权


状态提示:第九十二章魏国去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