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校园耽美 > 八十年代翻身记 > 分卷阅读102

头,“嫂子说的对。”

身处他这个阶层,上头的骚动肯定有所察觉的,虽然未见太大动静,但两派杠起来是早晚的事。

“上面没给出确切说法之前,这出头鸟不能当。”

许卫国随后建议,“嫂子的二哥,不是和纺织总厂关系不错吗?以后可以往那边想想法子。”

“卫国这建议挺好的。”

姜宁顺势点头,她本来想着就是以后挂靠公家厂子,不过吧,在这之前,得先彻底站稳脚跟再说。

“至于从后面喊个人,我倒觉得不太合适。”

踩缝纫机的也就那么七个人,还供不应求的,再调一个人出来就更紧巴了。

见赵向东浓眉微蹙,姜宁笑着安慰,“我也是没有经验,今早才手忙脚乱的,以后就好多了。”

其实店里虽熙熙攘攘,但毕竟面积小,买的又仅占很小一部分,客人愿意等等,她手脚利索还能忙得过来。

就是人挤人的,怕有人手脚不干净。

不过眼下治安还成,小偷小摸相对较少,专门分一个人出来看着,挺浪费的,得不偿失。

姜宁考虑过后,还是认为不从加工场抽人手更好,要知道粗略保守算计一下,现在的货源其实已经无法供应得上店面销售了。

毕竟,只有七个人干活。

姜宁叹了口气,比起白天忙碌,其实她更烦恼这个问题。

为了赶客车,自己的店已经是西河坊打烊头一拨了,晚上不做生意不说,甚至下午五点不到就关门,难道还要再缩减?

不过,她这个烦恼,当天得到一个缓解方法。

吃了饭歇了歇,才继续开门营业,不过赵向东姜宁坚持让许卫国回去了,毕竟他是放假来看父母儿子,总不能一直耽搁在店里。

中午人少点,但很快又多起来了,忙碌几个小时,痛并快乐着,到了四点多,姜宁就打烊了。

她吩咐丈夫把店里收拾一下,自己则将零钞整钞理好,除了留下当备用找零的,其余的都用油纸包好。

前头归置好了,姜宁才开了小门,往后面加工场行去,让常金兰几个下班回家。

“这么快就四点多了呀!”

大家依依不舍,毕竟超出指定数额有提成呢,这天还有个把小时才黑。

不过大伙儿也知道姜宁赶客车,也没耽搁,收拾收拾手头工作就站了起来。

“哎?姜妹子。”

说话的是石小兰,她摞着手上半成品,某个念头一闪,眼前一亮,忙对姜宁说:“妹子,你看看咱们把活儿拿回家干,你看成不成?”

家里有缝纫机,反正计提成的,做好一件算一件,比闲着好多了,这么一来,她还能再干四五个小时,算算工资比家里男人都高!

“对!”

“对呀,这个法子好。”

大伙儿又惊又喜,对呀,在场都是家里有缝纫机的人,谁不乐意多赚钱呢?

众人忙看姜宁,十分期待。

姜宁笑笑,“好啊,既然大家不嫌辛苦,那带回家继续干也成。”

其实她已经琢磨这个法子了,下面的人主动提出来,更好。

“辛苦啥呀?就坐着干的事呢。”

“对,我能干。”

“我也能。”

双方目的相同,立即拍板了。

姜宁笑笑,“那咱们明天再开始吧。”环视一圈,“明天大伙儿的工序,可能要调整一下。”

这是因为,她不可能将整件衣服给这群人带出去的,能带出去做的,只能是偏大众的步骤。

这位为了最大可能性保护自己的设计,要知道姜宁脚下这片土地,从来不缺山寨版。

自家品牌还没建立起来,仿冒品带来的影响会很大,就算不能杜绝,也得尽可能延迟。

在场的工作的妇女们,都是签过保密合同的,违反合同代价很大,算是有一重保险。

不过这也未必是绝对保险,更甭提其他人了。

领子,袖子,这些工序可以拿回家干,反正之前为了提高效率,也为了保护设计,这七个人都是一人负责一两道工序的,适当调整一下也不难。

“那今天大家好好歇歇,明天我再把工序调整一下。”

姜宁原本还考虑把某些工序外批出去,计件算钱,打打雇工的擦边球的,但转念一想,这样虽解决人手问题,但却不能保证外人能把工序做好。

她走的是精品路线,质量做工很关键,外批就不大能保证了。

不是不可以一件件检查,但这样又得耗费人力。

算了,不外批了,就这七个人先做着吧,等稳定下来后,找单位挂靠上去就好。

皆大欢喜的结果,主雇双方都很高兴,姜宁等石小兰几个散了,她锁好门窗,将装了钱的油纸包往丈夫怀里一揣,两口子就往客车停靠点奔去。

赵向东接过油纸包放好,不禁赞道:“宁宁真能干,不比大哥二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02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