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校园耽美 > 八十年代翻身记 > 分卷阅读66

贵了点,位置也偏。”

这回轮到常金兰犹豫了,祖传房子她还是很爱惜的,好不容易来了个爱洁的女租客,也是开做衣服的铺子,她在减两块与不减中挣扎半响,最后一咬牙。

“减两块,每月二十三块租金,不能再少了。”说完她紧紧盯着姜宁,“你当家也不干,你一个女人,不用出门挑水能轻松很多。”

姜宁佯作犹豫,最后在常金兰隐带期盼的目光下点了点头,“那好吧。”

“不过我们得签契约,将商量好的条款都写下去,你先生跟你,都要签字。”

这是为了预防那种“媳妇陪嫁都跟我姓”的男人,两口子都签名同意,避免以后可能有的麻烦。

终于把铺子租出去了,常金兰松了口气,露出笑脸,“那行,是要签契约的。”

合同这玩意,古来有之,至于姜宁多点要求也不出奇,毕竟每月得二十多块钱,谁不谨慎?

双方达成共识,都很高兴,常金兰丈夫今天上班,于是两人约定明天下午签契约。

最后,常金兰有些不好意思的问,租期能不能从年后再开始?

年前是裁缝铺旺季,即使她生意冷淡也有能赚些的,加上前几天订了衣服的顾客还没来拿,她也不好马上走人。

姜宁同意了,她年前也没空,创业计划得年后再展开了,常金兰开口更好,省得她空置浪费大半月的租金。

两人都有好处,一拍即合,高高兴兴说了几句,约定明天下午见才分开。

姜宁出了裁缝铺子,抬起腕表看看,现在都十点多了,她得赶回去自由市场采购。

时间预计松点,总比卡得死死要好。

于是,她沿着原路匆匆折返。

第30章

姜宁赶得有点儿急, 因为之前听那大娘说,每天十点十一点,就有宰杀好的农家猪推到自由市场卖。

肉畅销程度不用多说,今晚请客暖房, 得选好的添个硬菜。

她还是赶上了,刚回到自由市场站住脚,陆续几辆装了肥猪的大板车推进市场,最后压轴的甚至有一头牛。

姜宁运气挺好的, 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耕牛是不允许轻易宰杀的, 若是老得实在不行了, 还得报上去, 审核过以后才能动手。

今天被推到市场的牛还不是老牛,附近村庄有头七八岁的公牛受了刺激狂奔, 失足跌成重伤, 不得已只能宰了推出来卖。

土地耕牛是农人的命根子,几个皮肤黝黑的农家汉子解释完, 还抹了抹眼睛。

这年头没人敢这事儿说谎, 众人唏嘘, 安慰对方的同时,已经挤上去排队买牛肉了。

姜宁眼尖,占了个好位置, 她买了七八斤牛腩, 两个牛腱子肉, 就不再多要的,毕竟后面还排了好长的队。

削得干干净净的牛筒骨倒多买了几根,这个便宜,大家还不爱要。

一共花了八块九毛钱。

买猪肉她就大方多了,要了一扇五花半扇排骨,还有同样大伙儿不爱还便宜的猪蹄子。

猪蹄子排骨今晚做,至于五花她打算腊起来,存着自家慢慢吃,毕竟军属区买肉很不方便。

她还在小摊贩处选了六条黄花鱼,这玩意后世挺贵的,但现在也就四五毛钱一斤,这还是因为杨市距离海边有一二百公里的原因,要是临海,也就两三毛。

由于冬季的原因,这鱼看着还算新鲜,姜宁也没压价。

东西太重肯定不能一直提着,她给了五毛钱,拜托市场管理员帮忙看着,后者欣然应允。

接着她转战蔬菜类,毕竟好几个大肉菜已非常丰富了,姜宁手里是不缺钱,但过分露富不是好事。她提前打听过,这菜式规格颇高,但还没到让人震惊的程度。

马铃薯萝卜菠菜香芹等等,买好菜蔬以后,接着锅瓢碗盆瓦罐,酱醋油盐糖,林林总总按照之前的单子一一捡好。

姜宁见一个角落有间国营中药店,她试探性进去问了问。

大茴小茴,香叶草果陈皮等等香料,林县的国营中药店,营业员私底下另有出售的,不要票,不知道杨市成不成。

结果是成的,大家生财有道,那个小胡子中年男人扫了她一眼,直接从底下柜台搬了十几个布袋子出来,让她自己选。

姜宁每样都要了,这东西耐放,也懒得跑来跑去买。

这样将自由市场内外扫荡一遍,完事已是三个小时以后,她累得够呛,中午吃那两包子感觉消化得差不多了,于是买了碗饺子,跟市场管理借了张小凳子坐着吃。

歇了一个多小时,满血复活,军卡也准时到达,廖小山老何熟门熟路跑过来,见了满地东西“哇”一声,跑几趟利索搬上车。

接着返回军属区,廖小山两人还帮着搬上楼,姜宁也不说外道话,笑吟吟道:“你俩今晚记得早点过来,不然好吃的吃完了一点不剩哈。”

“嫂子,咱保管早到!”b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66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