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雯听了董二牛的话,忙道。

“你们那银子都留着,以备不时只需,我这里还有几十两,买地修铺子全部加起来,差不多就是二十来两银子,港口那边也没人看得上估计地不贵。”

董二牛听了点了点头道。

“贵是不贵,就是不知道村长给不给买,村里买地是要他批准的,他要是不松口,咋们就买不下来。”

官生一听,看了看董二牛道。

“爹,这事儿不打紧,明儿我上镇上的买些好茶好酒,再包上几贯钱给她们送过去,村长不是病着吗?钱氏这会儿缺钱,想来也不能拒绝的。”

秦月雯听了看了哥哥一眼,脸上露出了笑意。

“爹,那这件事情就交给哥哥吧,哥要成家立业,你也不能不放手啊。”

董二牛听了闺女的话,点了点头,秦月雯转头看了看黄绣儿道。

“哥,明儿你去镇上把我绣儿姐带去吧。”

官生一听愣头愣脑道。

“带去干啥?我一个人拎得动东西,她跟着去反而还碍事儿。”

秦月雯真是被这个傻哥哥的直白震惊了,她白了官生一眼骂道。

“哥,你怎么那么不开窍啊?我绣儿姐衣服也该换换了,你不带我绣儿姐做新衣服去?她到咱们家来任劳任怨的干了多少事儿?你怎么不知道心疼媳妇儿啊?”

黄绣儿被秦月雯这么一说,立刻脸就红了起来,她看了看秦月雯道。

“月儿,你别笑话我了,我能干什么?家里啥都有,我最多就帮着做做饭,经常还有朱大叔父女,我也没干啥事儿。”

秦月雯听了嘿嘿笑道。

“绣儿姐,你别这样说,我哥傻,你别被他传染了,你们两个倒是真像一家人,都那么实诚,这往后咱家还指望有人管账呢,你俩都那么实诚,这今后谁来管账啊。”

黄绣儿一听,脸都红了,官生抓着脑袋笑道。

“月儿说的是,那我明天就带着绣儿去镇上,顺便也买些布回来,给两个弟弟也做新衣服,对了,爹娘的也做。”

秦氏和董二牛听了都摇摇头道。

“我们的就不做了,前些日子梅子做了好些新衣服来,你爹和我都没舍得穿,你给元宝和平京买两匹耐脏耐磨的回来就行,我请梅子帮忙一起做了,这两孩子长得快,不用买多好的布,里面的买些细棉,外面的买粗棉就可以了。”

董二牛听了点了点头道。

“是了,他们的就这样买,还有你的,也做两身,要娶亲的人了,老穿爹的旧衣服也不是个事儿。”

官生听了点点头道。

“那也成,我做两身麻布的,下地好干活。”

秦月雯听了摇了摇头。

“麻布的得做,这细棉也得做两身,你今后要在店里当掌柜的,不穿好了,人家都不乐得进来。”

一家人说说笑笑,气氛便才缓和了,第二天一大早,官生早早便带着黄绣儿到镇上去了,秦月雯早起见夏侯瑾睡得还熟,便悄悄起来,往娘家这边来。

正好赶上大家在吃海鲜粥,秦月雯便吃了一碗,又盛了一碗给夏侯瑾留着,打算和董二牛出去转转。

夏侯瑾以前住的老屋子钥匙早就给了秦月雯,这一来也省了她许多事情,父女两个一道出来,便决定先去屋里看看,看看有些什么地方要改动的。

刚到老屋院子里,便看到孙氏正在院里晒豆角,秦月雯起初还没认出来,待走进了才看出来是孙氏。

也不知道这孙氏是怎么了,从前那么要面子的一个人,现在竟然在晒豆角,倒不是说晒豆角怎么了,只是孙氏从来都把自己当官家太太,秦月雯只是没想到她还会干活。

正想着呢,只听隔壁院里传来秦子玉的声音。

“祖母,我娘说了,咱家鸡昨天就没吃食,叫你赶紧把鸡喂了。”

孙氏哎了一声,便低下头来,继续晒豆角,谁知一回头便看见秦月雯正在隔壁院子里看着她。

她连忙低着头,怕被秦月雯认出来。

秦月雯看了她两眼,也没说话,便和董二牛进去了。

父女两个看着这老屋子,指手画脚的道。

“中间的墙得拆掉,然后加几根柱子,旁边要搭上架子,蔬菜晾晒在上面可以更好的保存。”

秦月雯听了点了点头道。

“还要从镇上买几口缸回来,要密封好的才行,对了屋子里最好挖口井,井水干净,冬天井水也暖和。”

父女两个一边说,秦月雯手里拿着一条小木炭一边在草纸上写写画画。

这是她特别烧的,平常写写画画最好用了,就是木炭的质地松软,稍微一用力就会碎掉,不过总比毛笔好用,用起来方便多了。

两人商量了好些细节,一出门便撞上秦严,他见秦月雯手里拿着草纸,上面写写画画了好多东西,便笑道。

“哎呦,这不是妹夫和月儿吗?我刚听你们在说什修井,改建的事情?这是要做啥啊?”

秦月雯想着反正之后要瞒也是瞒不住的,就在隔壁做工坊,还得想想办法,免得这家人时不时的就借机会跑过来打听,这可是自家的生计,可不能被他把秘方偷去了。

想到这里她面无表情的道。

“我家要在这边做工坊。”

秦严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笑了笑道。

“哟,要做工坊啊?不知道做些啥啊?月儿到底是有本事。”

秦月雯一听。冷冷道。

“大舅你也别打听了,这是我家的生计,不


状态提示:第233章 买地--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