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别动你的记忆 > 十、争辩与决定

记忆存储技术是首先在家庭比较富有的学生中流行起来的,这些学生将所要学的课程直接转换成可写入信息,然后直接存储在自己的大脑里,这样不但能考出好的成绩,还大大缩短了学习时间,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或是娱乐时间。

就在像何农这样一些反对这种技术人还在探讨论证,一些中间派还在观望的时候,记忆存储技术便像光速一样风靡了整个世界。

现代人类社会的“人类速度”,是以光电的速度传播的,真正的光电传播还会有障碍或者折射,而人类科技的速度,是无障碍传播的。

“听听消费者的心声吧。”何农的妻子水水也许是工作原因,总是能举出许多很实际的例子。“我们不用再花近二十年的时间来学习了!我们甚至可以不用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

在古代,人类的平均寿命都很低,一些精英刚有了好点子时生命就已经走到了尽头,后来的人刚迈出一步,又倒下了,直到人类平均寿命得以延长,这才让人类的发明创造有了第一次飞一样的发展!

而这一次,人类学习时间的缩短,必然会成就人类以更新的速度再次发展,甚至可以说,这是人类融入宇宙文明迈出的真正的一步!

就算退一万步说,我们终于可以尽快地服务于社会了!我们可以尽可能少地再犯常识性错误了!我们终于可以不因无知而感到羞愧或是被别人耻笑了!

在接受教育上,我们终于可以平等了!我们不用再为孩子昂贵的教育费用发愁了!我们终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了……”

面对妻子有力的证据,不善言辞的何农总是无以言对。

“这些来自人们的心声,足可以证明记忆存储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这将使人类文明的信息得到充分的共享,人类的文明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以前吸引何农的正是水水的这种活力和激情,可这一次,何农却十分担忧。

“我是名教师,我深知教育与被教育的意义,我更知道生命的复杂性是人类至今远远不能了解的。”

何农的辩解总是无力而苍白,因为他没有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是种错误。

何农和水水的经济生活一直都很不错,可后来何农的工作就出了问题,因为记忆存储技术让身为教师的何农一时失去了意义,拒不接受记忆存储的何农在他的学生面前倒显得知识匮乏,学校的经营也很快陷入了困境,甚至失去了意义,很快,何农便失业了。

接下来就是世界性的学校倒闭潮。

失业的何农除了在外面做一些出力的短工,一时也找不到了自己的位置。

而作为时尚杂志高级管理人员的水水,则走在时尚的前列,并且世界越是变换,工作就越是蒸蒸日上。

现在的社会,知识已不再重要,经验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不过,那些新一代的年轻人由于不再为升学而困苦,开始大量而集中地走向社会,他们无不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每一个热门的职业,这让水水也备感压力。

水水只有不断地让自己进步才能立于不败,所以也就成了记忆存储的早期追随者。

由于生活的压力和对社会的不认可,何农一直想带上妻女离开城市到边远的地方去过清贫的生活,或者是退一步去空中城市去生活。

而水水却由于工作的原因需要离开这里去另一个更繁华的城市筹备分部。

“我们一起走好吗?”水水已经哭了快24个小时。

“我也想我们能一起走,但我希望的是你能跟我走。”何农心如刀割。

“你怎么就这样固执呢!我一个人带不了孩子,而你现在又没有工作,我们在一起,你先照顾孩子,这样有什么不好呢?”水水哀求着何农。“再说我不能失去这个工作,这份工作足可以让我养这个家的,并且还能生活得很好,再说,我太爱这份工作了。”

“你比我强我高兴,我不是大男子主义,我可以带孩子,我只是想让孩子接受传统的教育,我不想他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再说你的工作,为什么不能失去?只要我们能乐于清贫一些,一样可以快乐地生活!”

“可是我不想失去这一切啊,我受不了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我苦心经营半生的,为什么要放弃呢?我更不能接受我的孩子生活在被人歧视被人嘲笑的环境里。”

“怎么会呢?我们都有自己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为什么要在乎别人怎么看?”

“不管怎么说,你说的那些不是我想要的,我无法接受,我也不想让孩子接受。”

“你得到的这一切不过是……”

“我不听你的大道理,只想我们能在一起。”

“其实我无所谓,可是我绝对不能让女儿碰那个改变记忆的玩意。好吧,我不让我的孩子被人歧视嘲笑,我带他们走,远离这里。”

“能去哪?市?”

“水水,我们一起走吧,我们可以去西部,或者是永无岛。我们生命科学爱好者协会里有许多人去了永无岛,我们也可以去那里,在那里……”

“你不要说了,都是这些邪教把你变成这样的,我不让你去,也不会让孩子去。”水水不断地哭,眼睛已经肿得很厉害。

“我们协会的聚会活动你也不是没参加过,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你们媒体不是还报道过‘生命科学爱好者’吗?”

“孩子都这么大了,像他们这么大的孩子生命成


状态提示:十、争辩与决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