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燎唐 > 第103章 破、立
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对于高汉的疑惑乞力徐说不上来为什么,高汉虚心向静命求教,条条大路通罗马,也许这个大和尚可以从佛理上给他一些启示。

静命沉吟了很久,半晌后缓缓回道:“我佛明悟之前曾是王子,为解脱众生于苦行林苦修六年,日食一麻一麦、形体枯瘦欲干而无所得,行将寂灭之际以生突感,至尼连禅河沐浴,受牧女糜之供养。后至伽耶村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东向跏趺而坐,发大誓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时有魔王欲行恼乱,菩萨以慈悲力降伏魔怨。以定慧力明一切法,以上上智通达甚深十二因缘,于明相出时,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人尊称为“佛陀”,佛号“释迦牟尼”。成道时曾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静命没正面回答,只讲了这么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让高汉自己领悟。

“我勒个去,我能跟他老人家相比?”

高汉听瞎了,想再让他讲点实际的,可看此僧好象被他自己说的故事触动了,闭着眼睛不知在琢磨什么呢。

“比就比吧。”高汉无奈只好对比了一下。

然而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自己跟佛陀的经历还真有几分相似之处。同样的高起点,同样经历过心塞的磨难,同样的面临重大的转折,只有过程不一样,结果是人家一朝顿成佛了,自己还在苦巴地不知方向。

“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佛陀悟道后的最后一句话忽然跃入高汉的脑海。在修炼上,高汉可谓极为执著,为了复仇还恩,为了回家,自己可是拼了老命的。高汉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人之处世必被世间事所扰,不能不做出相应的举动,只不过这种为得到而为之的行为却让自己尽管两世为人,在体味人生百态上还差了很多火候。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高汉找到了问题的根节所在,“刚则易折,柔则太弱,刚柔并济是为太极之正解。积极努力,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修炼也好,处世也罢,这种放松的心态才是要得的。”

佛门讲放下,高汉以往不说,也不太愿“意”往这方面想,或者执著太甚只借着忙碌让自己不敢去想,如今被逼上梁山,不得不想。

“患得患失不可取,随波逐流亦不合我心。我要固守本心做回自己,凭他千头万绪,我只把握住太极精髓随“意”而动便可。”

正如当初冯远之悟,一旦放下执着,心胸立即开阔了许多。按冯远的说法,高汉早就到了不拘之境却常困于不惑,便是对世事理解的不够透澈。如今自我突破心障,心路一片坦荡,不似以前那般时而方正、时而跳脱的不可琢磨,人的外在神态给人的感觉也圆润了许多。

乞力徐在一边冷眼旁观,惊讶地发现高汉在极短的时间内竟然以凡人之躯步入了初“意”之境,而且他的“意”给人的感觉如真似幻、若有若无,初时象细水潺潺,再往深里探查却又觉得内中排山倒海、大气磅礴、势不可挡。

这也就是乞力徐的“意”境高深能感觉出来,换作他人只会觉得高汉不过常人一位而已。

高汉如此矛盾的表现让乞力徐在吃惊之余也有些迷惘:别人人的“意”要么勇,要么暴,都有倾向性,可高汉的却是飘忽不定、混沌一片毫无定式,弄得乞力徐也不敢肯定高汉是否真的领悟到“意”了。


状态提示:第103章 破、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