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虐心耽美 > 抗日坦克兵 > 第268章
冲锋枪吐出烈焰,死神镰刀一样的子弹从背后追上鬼子,把那些兔子一样逃窜的鬼子纷纷撂倒。

狙击手一记精确的点射,一名刚刚操起歪把子机枪准备射击的鬼子脑袋变成一蓬飞散的血雾,无头的尸体重重倒下。

一名鬼子军官掏出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可是无奈这种手枪实在太烂,他还没有来得及开枪射击,就被李峰一枪击毙。

方俊天带着战士们强行从鬼子兵营的中间冲过去,一路上横七竖八倒着一百多具鬼子的尸体。

鬼子吃了这样的大亏,又哪里肯甘心?他们纷纷冲出兵营,试图追赶正在有条不紊撤退到方俊天他们。

三挺短弹链的三四式通用机枪担负着掩护撤退的任务,三挺通用机枪吐出三道猩红色的火镰,就好像死神手中的镰刀,尽情收割那些鬼子的生命,从四面八方突出来的鬼子接连中弹倒地。

两门60毫米迫击炮迅速射击,炮弹准确的砸向鬼子的掷弹兵和机枪手,把他们一个个送回到“天照大神”那里报道。

特种兵战士采取交替火力掩护撤退法,三挺短弹链的通用机枪和两门60毫米迫击炮打了几个激射之后,他们就开始撤退,换成两挺长弹链的通用机枪和四名枪榴弹手担任掩护撤退的任务。

等到短弹链的通用机枪和迫击炮退出百余米,架起机枪迫击炮,第二火力掩护组才收起机枪撤退。

火力组的战士们和狙击手掩护撤退,他们边打边退,狙击手打几枪,就在地上放下一枚反步兵跳雷。

冲过来的鬼子一脚踩到跳雷,只见一个黑色物体飞上天空,“轰”一声在半空中炸开一团火球,无数碎片天女散花一样撒下,顿时冲在前头的鬼子在一连串瘆人的惨叫声中倒下一大片。

手持自动步枪的战士也不时转过头来,用手里的三四式步枪单发点射,精确的射击,每一颗复仇的子弹射出,就有一个鬼子倒地。

追赶过来的鬼子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他们一路追过去,山路上只留下横七竖八遍地的尸体,却连特种兵战士的一根毫毛都没有伤到。

很快,方俊天就带着战士们冲过鬼子防线,消失在夜幕中。

进入山林中之后,那些鬼子想要找到特种兵战士,简直就是大海捞针,只能用一个“难”字来形容!

夜晚的这一战,方俊天他们击毙鬼子一百二十三人,打伤鬼子六十九人,而特种兵战士只有一人受了轻伤,被子弹划破胳膊。

冲过了鬼子的防线,就进入到所谓的“伪满洲国”境内,此时方俊天他们唯有昼伏夜出,白天在山林中休息,晚上赶路。

最为关键的是,要如何通过鬼子的铁路线,只有通过铁路线,才能从辽西一带进入长白山区,同李锐他们的游击队会合。

古北口这一场小规模的战斗,惊动了时任关东军司令的南次郎。

位于“新京”的关东军司令部,睡梦中的南次郎被电话铃声惊醒,他拿起电话一听,顿时脸色大变。

“八嘎!古北口的军官是饭桶?被小股支那人突破我们的防线!八嘎!”南次郎在电话里咆哮起来。

电话那边的日军军官回答说:“报告尊敬的大将阁下,那些小股支那人火力异常凶猛!他们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挺轻机枪!”

“八嘎!”不等那个军官说完,南次郎就打断了他的话,“人手一挺机枪?不可能的!是冲锋枪吧!”

“我敢发誓,是人手一挺机枪!只有少数几个人是冲锋枪。他们的火力异常凶猛,他们的重机枪威力极大,我们的重机枪根本压制不住他们!而且他们的神枪手枪法非常准。”电话那头的军官回答说。

“我们的掷弹兵呢?”南次郎问。

军官回答说:“他们的神枪手专门盯着我们的掷弹兵打,根本就没有机会。而且支那人还有轻曲射炮和一种从没有见过的榴弹发射器,我们根本就无法压制得住他们的火力。近身肉搏也没有机会,他们人手一挺轻机枪,我们的勇士根本就无法靠近。这些支那人枪法准,丝毫不输给我们的勇士。”

听了军官的汇报,南次郎大发雷霆:“八嘎!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马上让冈部君去你们那里看看!如果情况不是你所说的那样,我会军法处置你的!”

得到南次郎的命令,关东军作战部主任冈部重一连夜乘坐专列前往山海关,次日下午冈部重一带着随从抵达古北口。

到了古北口之后,冈部重一发现许多已经是被吓得面无血色的鬼子士兵。

“八嘎!你们的样子还像是合格的帝**人吗?”冈部重一吼叫起来。

一名浑身发抖的鬼子军官回答说:“那些支那人火力十分凶猛,他们几乎人手一挺轻机枪,他们的步枪手虽然不多,枪法却非常准。此外,他们的重机枪火力太猛,根本不是一般机枪的射击声,而是一种特殊的声音。”

“什么样的声音?”冈部重一问。

军官回答说:“就好像是一种撕油布的声音!我以帝国勇士的身份发誓,那种机枪射速实在太高!一挺机枪可以压制我们两挺重机枪!”

通过尸体检查报告,现场弹壳的检验报告以及当晚那些士兵的口述,冈部重一中佐很快就得出了结论。

当天,他向南次郎发报说:

“根据检验报告和士兵的描述,这群支那人主要使用的是一种新式轻机枪,用的子弹是我们帝国产的6.5毫米子弹。此外,他们


状态提示:第268章--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