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 > 重生耽美 > 暗黑大宋 > 第691章 不满
不动声色地下了一条命令,走私!

所有贵重货物,凡是属于市舶司榷香范畴之内的,全部走私。

也不仅仅是报复,主要是朝廷经济不困难了,但王巨经济却很困难。

另一个也这种暴利式的模式以后也会渐渐减少,比如珊瑚。它的作用比陆地上的蜜蜂还要重要,可以说是海洋上生态最重要的基石。既然海外打算认真经营,就不能严重破坏了。还有一些名贵生长缓慢的香料。砍掉一块就等于少掉一块。

就象司马光等人篡造的王安石三不畏。

王安石有类似的思想,但不会激进如此,更不敢公开吼出这三个不畏,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那么王安石还能成为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么?

可后人不知道啊,九成人以为真是王安石说的。

于是支持王安石的人便说人言不足恤,老百姓眼光浅,所以不要考虑他们的议论。反对王安石的人则说,不谦卑的倾听人民心声,就不会是一个好政府。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简单的比喻,小贩子摆摊卖东西,可以说这些小贩子乃是百姓中活得最卑微的群体,真正的弱势群体,所以城管来了,他们便会说,俺要生活。但市民们不乐意了,这些小贩乱摆摊占了俺的道,影响了环境。

这时倒底听谁的声音?

不要说安置小贩的生计,那么多小贩,国家根本就没有那经济安置这些小贩的生计!美帝都不能禁止小贩,况且天朝。

再者国企改革,国家必须要轻装上阵,所以将经营不良的企业一起拍卖,那么国家经济好了,就可以投资基建,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可那些下岗工人却苦逼得一塌糊涂。

这时候又听谁的声音?

所以诸葛亮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不是不听,而是要“会听”,很深奥的学问……

再到祖宗不足法,支持的人说祖宗的规矩不一定要效仿,国家穷了,二祖来改革,这是对的,甚至说让一部分人带头富起来也是对的,但国家经济上了轨道,后面的人就得要立即注意贫富分化,以及贫富分化所产生的种种不公正公平公道,还有贫富分化所带来的拜金主义,道德败坏,官员贪污受贿……

这就是王巨所说的冬天必须要穿厚衣服,夏天只能穿薄衣服。

因时制宜地不断调节,国家才能健康的发展,那有一成不变的法?

但也不能将祖宗的一切打倒,没有祖宗就没有后人,或者打一个简单的比喻,做子女的超过父母,父母会很开心,但做子女的能将父母当猪狗看待么?甚至有时候还必须要适度地借鉴他们的智慧与经验。这才是真正的以史为鉴!

再到天变不足惧,或者换成另一名更有名的话,人定胜天!

人真能胜天吗?且看南河套、腾格里沙漠以及西域、大非川,这里以前都是水草丰美之所,但从宋朝起,就全部恶化了。这便是人定胜天的后果。

所以不能说天变不足畏,必须得畏惧,但不是草木皆兵的畏惧,也不是迷信地畏惧,更非是人定胜天,而是人要合理地顺天。

能说是环保,但也不能说教条式的环护,难不成让大家一起不吃饭,来还一个青山碧水?那叫环保么,是法西斯!

其实还可以换成其他词语,适度、分寸……以及王巨所说的中庸。

今年还困难,但到明年不困难了,所以王巨也要适度地“环保”了。不但珊瑚,一些珍稀木材,也要合理的砍伐,而不是滥砍滥伐。

正是这种中庸思想,王巨今年让海船又带来了一样物事,那就是鸟粪。

售价有些高,一石四百贯,让许多人责骂,说这些海客们想钱想疯掉了。

其实真心不贵,论肥效鸟粪比化肥还要强,关健它还没有什么负作用,能有效地恢复“地力”。

并且从开采再到发酵,然后装船运到内陆,一石四百贯其实也赚不了多少钱。这就是国与民之间的中庸,一旦推广起来,会极大的增加粮食产量,给百姓更多的活路。否则王巨现在可不想推出这种物事。

不过这一年并不是为了销售,而是无偿地交给一些正派的主户,让他们试行使用。

鸟粪是小事,关健贵重货物一起走私掉了,并且以王巨现在手中的力量,官府想查都查不到。无疑内库等于一下子少掉近七百万贯收入。内库官员立即向赵顼禀报。

赵顼也傻了。

七百万贯,一个榷盐才有多少净收入?

他立即下诏让市舶司的官员询问,各个船上的主管回答简单,海外资源同样有限,前几年支持朝廷用兵,大肆开采,现在必须要保护了。

这无疑是推脱之词。

但是怎么查?

最少得查到,查不到如何处理?

赵顼这才想到了王巨那句话,朝廷贪得无厌,并且许多人弹劾指责,海商们不满了,反正做良民也没有落得好处,那么何必做良民?

有大臣建议得派官员去海外管理了。

管理就能堵住走私?或者说,如何管理?就象未来的云南路,大伙都不愿去,况且是海外。

不过那是几个月的事,眼下大理之战才是大家最关注的……


状态提示:第691章 不满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