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去,用行动表示了对哥哥的支持。

都督府的院子显然没有煜亲王府的院子大,甚至都没有他的晚枫园有意思,但在北境待了这么长时间,若说没有一点感情,那也是骗人的。

光是他和刘煜现在院中槐树下护着小虎崽爬树,都不知过了几个夜晚。

看着小虎崽在院子里撒欢,晓年跟着走下了台阶,这时候兴安已经是夏初,还不是十分炎热,阳光很明媚,照得人很舒服。

晓年看着院子里已经熟悉的一切,他才意识到,似乎从认识刘煜开始,他们就过得不是十分“安稳”日子,隔三差五地搬家、出门,甚至都到了这么远的地方。

就算是来了北境,他们也几乎把怀安三郡都给转了个遍。

这期间除了有些想家,其实晓年并不觉得有多颠沛流离,那多半是因为有刘煜和小虎崽他们陪在自己身边。

——虽然延年堂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但归根结底,还是家人对他更重要。

所以如果做个选择,他当然选家人……只是若要在刘煜和祖父他们之间选择的话,那就真是无解了。

这次回京,还有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恐怕要解决——他和刘煜现在的关系,还未曾告诉祖父。

按照冀州的习俗,一般男子到了十七、八就要考虑终身大事了,他们往往会在及冠的当年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晓年是在北境度过自己的十八岁的,现在他马上就要十九,离及冠不远了。

祖父虽还未在信中谈及此事,但晓年总有种预感,照理说晓槐周岁之后,舅母就可以出来多多走动了,以她对儿子和侄子的关爱,势必会把晓令和他的婚事时刻记在心里。

这样想想,晓年对回京还有几分忐忑和害怕,因为他还不知道该如何跟祖父说,也不知道祖父听到之后会是怎样的反应。

原本以为还能拖个一年半载,却没想到这么快就要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了。

丑媳妇总要见公婆,煜亲王英俊神武,绝对不是“丑媳妇”,但他是个男的,在长辈心里,可能比“丑媳妇”还要难以接受。

更何况以晓年对祖父的了解,一旦知道他与煜亲王在一起,肯定会担心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会伤害晓年。

他不怕冀州皇帝拆散他们,也不怕徐太后拆散他们,但却很怕祖父不赞同。

想到这里,晓年走到槐树下,抬头看向已经爬到第一根树丫上的小虎崽们,他扶着树干提醒它们道:“宝贝,小心一点,不可以跳哦!”

小虎崽原本是想在树枝上蹦跳打闹的,听到哥哥的叮咛立刻就变得老实起来,它们坐在树枝上,感受初夏徐徐吹来的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等煜亲王走进院子的时候,就看到他的小大夫抱着小虎崽在槐树下席地而坐,正在跟它们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院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食之,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却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欲得眼前之利,而不顾其身后之患也。”

原来刚刚小家伙在院子里捉到了一只螳螂,晓年见状就跟它们讲了这个故事。

见刘煜回来了,把怀里的小虎崽递给对方,晓年自己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就跟他一起走进了屋里。

察觉到刘煜有些过于沉默,晓年遂问:“怎么了……难道,是京中来了消息?”

果然,刘煜回答道:“太后懿旨,令我速速回京,说是自己生辰时,想看到我。”

晓年闻言感到有些惊讶——竟然不是冀州皇帝为了鲛人皇的事情下旨令刘煜回去?

刘煜仿佛猜到了晓年的疑惑:“少海的鲛人族至今还未有动静,如果以此为理由令我回京或者去封地,名不正言不顺。”

冀州有“男不庆九,女不庆十”的习俗,所以太后不过整寿生辰,今天正好是虚岁,以长辈思念煜亲王为名让刘煜回京,简直太合情合理了。

“徐太后愿意出面下这道懿旨,除了自己也想我离开北境之外,应当还得了刘炘什么承诺,”

刘煜看了一眼已经那只被小虎崽“蹂躏”得已经奄奄一息的螳螂,继续道:“我们收拾收拾,准备回京。”

第105章 分别

既然已经决定跟刘煜一起回京城, 北境的事情晓年自然是要安排好的。

延年堂是以他自己的名义开设的,在晓年离开兴安之后,交给了堂兄简晓意和掌柜。

虽然宁安简家来的是晓年的堂叔和另一位堂兄,也有亲缘, 但把自己的医馆交给医馆主人更加信赖的一位, 无可厚非。

事实上, 当本家的人知道简晓意当初出走,其实是跟简晓年一起走了,还一度感到十分惊讶。

毕竟在他们看来, 名声有欠的简晓意是在宁安待不下去了, 才只能背井离乡、另谋生路, 却没想到他竟然是跟着三房的晓年去了兴安,而且还与之相处融洽, 甚至足以托付这么重要的产业。

简家遣来的大夫虽然不像简晓钧那般长袖善舞,但也十分擅长交际, 他们很快就融入了延年堂的生活,还与几位当地的老大夫交往不错, 反倒与简晓意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不过他们并没有把简晓意的“怪癖”告诉他人, 免得惹晓年不喜, 破坏了二房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遇。

简晓意的研究是比较隐秘的, 除了他的徒弟、煜亲王府和葵郡王府,再没有其他人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10--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