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官道行走要难。

乖乖见“大家伙”这么快就伪装出无害的模样,心中哼唧,但它想着,有哥哥这么一怀疑,任“大家伙”再大胆,也不敢觊觎自己的小尾巴了,于是放下心来,继续趴在他腿上。

一时之家,马车里安静了下来,只能听到外面传来哒哒的马蹄声。

晓年享受着这难得的惬意,他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跟叔叔来乘音山时的场景,然后像讲故事一样,温声跟小虎崽说起自己幼时的经历。

……

到达乘音寺后,身为皇族的煜亲王既是立阳之主,又是两任帝王亲封的摄政王,见到了乘音寺主持。

随后,他们住进了寺庙为香客提供的居士寮里,只不过煜亲王能有间单独的院子,原本就是供皇帝和皇族子弟歇脚的地方。

先是跟着祖父他们一起进寺庙里香祈福,又给父母的长明灯捐上香火钱,随后晓年就想去洪悬大师的药庐看看。

洪悬大师因着四处游历的经历,见识了不少别州的医术,很多在冀州医者眼里极为荒谬甚至可怕的医术,在洪悬大师那里只是治病救人的不同途径。

晓年来自华国,对于这些稀奇古怪的方法不仅不觉得奇怪,还觉得格外好奇,有些是他熟悉的,有些则连他也闻所未闻,自然感兴趣得紧。

那个时候,一直为旁人又敬又惧的洪悬大师,还有什么都不怕、什么都好奇的晓年,成为了彼此的知音之人,洪悬大师的药庐,成为他在乘音待得最多的地方。

虽然大师现在不知道云游到何地去了,但晓年还是想去故地转转,顺便看看大师托付给寺庙中僧人看管的苗圃。

于是,两人把小虎崽安顿在房间里,这样结伴而行、上山里去了。

洪悬大师的药庐在深山中,寻常百姓进了乘音寺,就会在寺庙的范围内活动,所以极少有人能够找到他的地方。

那个时候若不是晓年顺着野生药材的方向找过去,也许还很难碰到洪悬大师。

“当初想着,如果不趁此机会见大师一面,下次再想等大师回乘音,恐怕是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煜亲王随晓年走在那条还有些印象的小路上,言道:“没想到,十年过得这么快。”

晓年去乘音的时候正是十岁之龄,如今他已及冠,可不正是十年之期方过。

那一年他们擦肩而过之后,晓年继续在祖父身边学习传统医学,而煜亲王则回到京中,继续过着受魇症所扰的日子,相比之下,晓年似乎过得要幸福得多。

想到这里,晓年就有些心疼刘煜:自己如果能够早点为他看诊就好了,最好那个时候就让对方知道,自己有些办法可以给他缓解病症,这样刘煜就不用继续难眠这六年了。

相比于晓年有颇多遗憾,煜亲王心中更多的是庆幸,庆幸他们曾经擦肩而过,最后终于还是走到了一起。

因为魇症不愈,煜亲王殿下见过的医者数不胜数,当初求见洪悬大师,是因为对方于草药一学上极具权威。

因为洪悬大师常用问若未闻的医理、见所未见的药草,惜命至极的达官贵人们不敢求助于他,倒是些寻常百姓病入膏肓了,又无钱看病求药,所以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各种顾虑,反而因为得到大师的救治而痊愈。

煜亲王不惧这些,所以找到洪悬大师求助,可惜,最后并未能在洪悬大师那里找到治病的方法。

不过他依旧很感谢洪悬大师,因为对方冥冥之中似乎把晓年送到了他的身边。

此时已经是秋末,山间有些凉意,两个人走在崎岖小道上蜿蜒而上,刘煜就握住了晓年的手。

十年前他们往相反的方向,各自走着各自的路,现在却并肩而上,同心同行……这种感觉,让人感动,让人喜悦。

走着走着,他们终于看到了洪悬大师的药庐,只见那木屋在树叶渐落的树林中露出一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归人。

走到了屋子旁,发现照顾苗圃的僧人不在,晓年就先去看了看苗圃,煜亲王跟着他一起在旁走动,听晓年说哪些药材要收起来了,哪些还要等初雪。

就在这个时候,刘煜和晓年同时感觉到了什么,他们扭头往另一个方向望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只见一个背着行囊的老者,拄着一根木棍,慢慢从山间走来。

走得近了,对方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个慈祥的笑意,温声道:“煜亲王殿下,简小施主,别来无恙。”

第164章 秘密

十年, 无论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漫长的岁月。

不过它对洪悬大师和刘煜,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改变,不过是给他们增添了几分阅历, 但却让晓年从十岁稚童长成了翩翩君子。

洪悬大师竟然一下子就认清了他是谁, 这让晓年感到十分惊讶。

毕竟他们这么多年未见, 自己的变化算是很大了,即便是一般的亲朋长辈,几年未见他, 都未必能这么快认出晓年来。

就在这时, 晓年看到洪悬大师的身后走出了一只棕黄色的大狗, 还以为是跟着大师的动物,却猛然发现那只大狗在林间行走的时候, 竟然一点声响都不会发出。

这种情况,只有可能是晓年过去看不到、但现在可以看到的魂魄, 才能做到的事情。

如果,请我们的网站地址《宅书屋》om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71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