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即使陈明瑾自己同柏杨关系算是亲近,但往来无妨,要让他接受柏杨的聘请,也是不可能的。

虽然他不过一句话,但柏杨已经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绕,他笑着道,“我这里小本生意,恐怕暂时不敢劳动。有我一个也就尽够了。这一回却不是为了我自己,是我有一位至交,家中父亲早逝,母亲又不通这些,眼看家业就要败在手中,便想着寻名师教导。不敢多耽搁,有二三年的功夫,想来足矣。”

“不知是什么样的人家?”陈明瑾想了想,问。如果只是坐馆教授,这事倒不难。不过最好是家风严整之家,否则也难。

柏杨道,“就是金陵薛家,陈兄或许也听过他家的名声?”

陈明瑾有些张口结舌,冲口说道,“柏兄的至交,莫不就是那人称呆霸王的薛蟠?!”说完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失礼,忙涨红了脸道,“弟造次了,还请柏兄勿怪。”

让他这样的谦谦君子都失态至此,恐怕薛蟠的名声还真不怎么好。

柏杨眼中划过一抹冷意,其实让这些人说,估计也说不出太多薛蟠做过的坏事来,他的确纨绔了些,但也不独他如此,做得比他过分的人不知凡几,为何偏偏是他传出了这种名声来?

要说这里面没有人在推波助澜,柏杨一个字都不信!

不过也不必为此就向陈明瑾发作,柏杨缓了脸色,道,“就是他。其实传闻不过以讹传讹罢了。说起来,陈兄这宅子,还是向他买的,你也接触过他家下人,或可窥得家风一二,想来不至于恶到此种程度。”

陈明瑾回想一番,不由十分惭愧道,“听柏兄所言,的确如此。想来世人以讹传讹,竟至三人成虎,真可叹也!既然如此,我这里倒有几个人选推荐给柏兄。只是有一点,却要说在前面。听闻薛家在京中亦有亲眷,若是将来散馆时,能得一封荐书,就最好不过。”

他是不通庶务,但不是书呆子,这些规矩自然都知道。这会儿开口,倒有几分提醒柏杨的意思。

柏杨点头道,“这是自然。”

陈明瑾推荐的,自然都是跟他颇有些交情,且于这些事上有些造诣的人。他将名字告诉给了柏杨之后,也承诺会修书给他们说明情况,问问谁有意于此,以免登了门却请不到人。

最后答应去薛家坐馆的人有两个,柏杨便将两人的名字都送去给了薛蟠,让他自己来挑。毕竟有时候,挑老师也要合眼缘,让薛蟠自己来选,想必效果会更好。

然而薛蟠那里得了名单之后,知道柏杨在为自己的事情操心,心下大喜。一思量,索性将两人一起请了来。

听说了这种土豪行径,柏杨也只好一笑置之。

……

柏杨准备要搬家了。

他新置下的染坊在城外,之前多半时候都在外头也就罢了,如今回来了,每日里城里城外的跑,许多时间浪费在路上,颇为不便。且这个院子本也是租的,当时就想着住不长久。

如今柏杨在苏州也算是有了一份家业,便打算要在这里安居了。所以想着在城外染坊附近买一套院子,方便往来。反正那里的房屋便宜,花费不了多少钱。

周围四邻听说柏杨要搬走,直如晴天霹雳一般。

自从柏杨搬到这里,与邻里十分和睦。他这样容貌俊秀的年轻男子,周围的男男女女谁看了心里不喜欢,不赞叹?纵然知道柏杨这样的人物他们攀不上,所以也没人提过做亲的事,但就有这么一个人住在附近,每日看看也好啊!

更不必提柏杨为人大方,经常有各种东西分送大家,为人又谦和有礼,有时候还能同他说上几句话。

就是周围住着的大娘大婶们,从柏杨搬来之后,也和睦多了。毕竟大家凑在一起,总免不了要说说他的好处,既然说到了柏杨,自然不好再横鼻子竖眼的,否则岂不唐突了他?

如此一来,时间长了竟也有了些邻里和睦的气象,倒让这一坊的里正也对柏杨高看一眼,平日里颇多照顾。——譬如柏杨之前问过落籍的是,他就答应了到时候帮忙去跑。而且柏杨年满十五,按理说成了壮丁,就该摊派徭役了,但里正帮他报了个病重,有街口医馆开出的证明,事情倒也顺利。

现在听说柏杨要搬走,大家简直如同丧了魂儿一般,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过日子了。

虽然早就猜到柏杨在这里住不长久的,但是等真知道要走,心中不免还是盘旋着一个问题:怎么就要走了呢?

只是柏杨亲自提了礼物,一家家登门去说明自己的事,诚意满满,况且这事他们原本也插不上话,也只好在心里可惜罢了。这事倒惹得柏杨自己不自在,他只是提了一句,城外的房子还没买到,大家的反应就这么大,等真走了又如何?

这日柏杨牙行的人过来找他,说是他要的房子已经有了,请他去城外看房。——因为柏杨自己没空去找房子,而且也不专业,所以经周大叔推荐,将这事拜托给了专业的牙行。他们专做各种买卖的中人,其中便有后世房屋中介的业务,事成后抽成,倒也十分方便。

正在院子里说着话,牙行的人将那房子夸得天上有地下无,柏杨正打算跟他同去城外看看,便听得有人叫门。宣儿去应了门,然后风风火火跑了回来,“大爷,是薛大爷来了!”

最初见面是宣儿就觉得薛蟠是个好人,毕竟他是头一个对主仆伸出援手的人。其后薛蟠又对柏杨诸多照顾,宣儿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0--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