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是。很快,他怀中揣着那个引来抢夺的铜管,心事重重地踏上了去往国都的旅途。

第18章 十八

邯郸是一座神奇的城市。

自春秋以来,强大的诸侯国个个都拥有几座人口众多、贸易繁华的城池,而号称当今七雄的国都,更是这些大城中的翘楚——如秦的咸阳,齐的临淄,魏的大梁,楚的鄢和郢,燕的上都和下都,韩的新郑。

然而邯郸和它们是不同的。

赵是四战之国,又比邻胡境;赵人骨子里的慷慨与倔强,放浪和洒脱,都在这座最特别的国都里混合,发酵,散发出熏熏的醉意。

赵人爱酒,爱舞,爱草原的良马,爱美艳的胡姬……这些美好的事物,如星辰般散布在邯郸的街头,等待着欣赏它们的人。

燕国的少年,迷恋邯郸人行走时优雅fēng_liú的姿态,不惜远道而来、在国都的街头观摩苦练,却遗忘了自己原本走路的方法。

对于邯郸人来说,潇洒的步子是用不着学的。或许自他们出生的那一天起,这种风度便铭刻于骨血之中;即使经历过最惨烈的围城,也无法磨灭那样豪迈与不羁的本性。

自长平之后,秦赵结下血海深沉;如今的赵国国力已大不如前,却仍像一匹驯不熟的烈马,即使伤痕累累,也不肯俯首任人骑乘。

——盖聂走在邯郸的街道上,脑中不知为何钻出这样一个念头。有些悲哀,却也有些振奋。

虽然他依旧不知道这究竟是对,还是错。

他摸了摸怀中的军饷,欣慰地想这一次总算不用睡在街边或者桥下了。

临近午时,盖聂觉得鼻子里钻进一股诱人的酒肉香气;他抬头看了看,终于下定决心走入一家看上去相当豪阔的酒肆。他并不好酒,只是这味道令他想起在大梁与师弟和好友举杯痛饮的情形——那股熟悉的气息令他觉得怀念。

酒肆的生意极好。盖聂坐在角落里,要了煮豆子和黍米,还有一碗肉,自己感觉已是相当奢侈。宽敞的厅堂内坐满了各式各样的士子、商人、游侠,许多人边豪饮边大声议论国事,丝毫没有触犯权贵的顾忌。

邯郸的风气,一向便是如此。

即使在国都耳目通天的郭开也不敢轻易坏了这些规矩。曾有爪牙向他报告说邯郸街头有人诽谤国君和上卿,是否要将这些人抓起来论罪,气量并不宽的郭开也只是微微一笑道:“会咬人的狗不叫唤,狂吠的狗不咬人;这些人充其量也只能逞逞口舌,成不了大事,随他们说去。”

盖聂一边吃喝一边饶有兴趣地听着四处传来的议论,觉得十分新鲜。他在军营里多半接触的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粗鄙之人,除了土地庄稼孩儿娘,聊不出什么别的;而邯郸的酒肆中却是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其中不乏谈吐不凡、学识渊博之人,听他们谈天说地,指点江山,感觉眼前好像一下子变得开阔了。

“听说了没?几日之前,在大王的寿宴上,李牧将军和郭上卿因为赵军粮饷的事情争了起来,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有这等事?!”

“听说郭上卿对那李牧也是处处谦让,有心再造一出将相和,可惜他李牧终究没有廉颇将军负荆请罪的气量——”

“我呸,那郭开算什么东西,也敢自比蔺相?!”

“那李牧又是什么好东西了?我听人说,他收了秦国人的贿赂,才龟缩井陉,只守不攻——”

一个身着紫色罗衫、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和一个游学士子模样的同伴争执起来,声音极大,引得不少旁人侧目。

盖聂忽然听到细小的“咯吱”一声;在他不远处,一个独自喝闷酒的少年抬起头来,恶狠狠地盯着方才发话的紫衣人。

这少年着一身绛色的绸袍,看上去和阿吉差不多年纪,轮廓却要深刻得多,更带着种天生的贵气。盖聂觉得他长得好生眼熟,却不记得在什么地方见过。

“你懂什么,十几年前匈奴扰边的时候,李牧将军镇守雁门,不是也有人骂他怯战么?后来怎么样?匈奴十万大军被杀得大败而归,从此再不敢南下劫掠……”

“秦国和匈奴是不同的。匈奴人只不过是一伙游击的匪寇,可如今周室已经被秦国亡了,九鼎中的八个都运回了咸阳……我看,当今七国,有不少人觉得这天下早晚是秦国的——”

“赵老四,你这是在咒我国不成?!”

“不敢不敢,我只是说有人这么想,又不是我说的。”

“哼哼哼……”争吵的两人中间突然插进一阵突兀的笑声。盖聂转头一瞧,见是一个须发花白的相士,长衫上打着补丁,胡子尖儿上还沾着一粒米。然而他一出声,酒肆里的众人立刻就安静下来,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秦国的实力,的确已经到了可以轻易灭亡一国的地步。”相士慢悠悠地开口道,“然而这几年,他们放着弱小的韩、魏、卫等国不顾,却死咬着赵国不放,可知是为什么?”

“……是为了长平之仇?还是上党之地?”士子模样的人问道。

“……若说长平,那也是赵对秦有深仇,而非秦对赵有仇;而上党,现在更是全部到了秦国手里,秦国又有什么理由为了上党开战呢。”紫衣人反驳。

“周赧王十八年,有人曾在洛水上捕获一只大龟。”那相士神秘兮兮地撸着胡子,摸到了那粒米,毫不嫌弃地用手指黏着往嘴里塞。“那灵龟忽然口吐人言,道:‘和氏璧,随侯珠,得其二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19--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