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不知在下是否有幸,得以睹一睹中州王府的风采?”

主动提出得也是无礼,可是时间不等人,便是再无礼,耶律文才也要试一试了。

庞统倒是没计较这么多,他的中州王府,虽然在外头传得是神神秘秘的,但实际也没有藏有什么秘密,便是赵祯派人来搜查,他也不怕,何况只是区区一个耶律文才。因此,他也便和颜悦色地答应下来,想要看看,这耶律文才是想耍什么把戏。

事到如今,庞统也是明白了,耶律文才此番前来,说是为了拜访公孙策,怕是真正的目标在自己身上。打探到耶律文才的目的,庞统倒是松了一口气,既然不是针对公孙策,那么他也就不担心了。

这位自诩为天下第一的辽人,他倒是要好好看看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十八章

庞统的府宅,同他爹的太师府完全不同。庞太师为人谨慎小心,虽然敛财无数,但单单从外墙上看,太师府同一般官员的府邸没什么两样,而一进府,便能从那些阁楼假山中体会到庞家的财大气粗。但庞统的中州王府,虽然从外面看,就如同郑王府那般大气,但其实内里却是出人意料的简单。

庞统是个实用主义者,附庸风雅这种事,他不是不会,但不屑于做它。他的品味,从王府内某些个不显山露水的角落里的名画古董便可窥见一斑。但这座王府,给耶律文才最深的印象却是在于它的简单。

这种简单,若是放在一般人家里,很容易被当做是朴素,但放在庞统这里,却被理解为大气。

不管怎么理解,耶律文才的目的也不是来欣赏王府的。

早时在公孙策那寒暄了好半天,在庞统府中,二人之间的气氛难免有些冷清。但庞统是什么人?他连皇帝都不怎么放在眼里,在这个辽国的南院大王之前,他也是表现得稳重大气。他先是吩咐了下人好好招待一般耶律文才,又命专人带他游览一番王府,而庞统自己,却寻了个借口离开了。

笑话,耶律文才又不是公孙策,庞统才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亲自招待他呢。

此番安排却是正合耶律文才意,他先前还担心有庞统在一旁,自己无法好好寻找《兵略》的下落,如今发现自己有望找到这本兵书,自然是喜出望外。

于是,耶律文才找了个借口打发了带路的小厮,打算好好地,去进行自己的寻宝之旅。

庞统的府邸虽然简单,但绝对不小。因为是私访,耶律文才也不好带太多的人手,此时他身边只有两个亲信跟着他。

三个人,在偌大的一个王府里去寻找一本小小的书,实在是个难事。但耶律文才也不气馁,他仔细分析了王府几个可能的藏书地点,对手下做了一番安排。

第一个地点,当然就是王府的书房。虽然耶律文才不认为庞统会将这么宝贵的一本书就这么大大咧咧地放在书房里,但这个地方绝对不能忽视。

第二个地点,自然就是庞统的卧房。上位者大多喜欢将宝物放在自己眼皮底下,在耶律文才看来,庞统也不例外,因此,卧房是重点搜查对象。

第三个地点,便是王府的库房。《兵略》价值连城,庞统将它放在重兵把守的库房也是情有可原。

这三个地点中,库房的难度最大,卧房次之,书房最末。就凭着耶律文才三人,就算潜入难度系数最小的书房也非易事,更何况另外两处。

但耶律文才也是聪明,进入书房的办法,他已经有了。

在庞统离开之前,耶律文才曾对庞统说,他自幼仰慕中原文化,如今到了这文化的中心,内心实在激动不已。于是他便向庞统讨了个人情,要求参观参观庞统的书房,看一看中原的书籍。

这个请求,若是放在一般官员那里,想必都不会答应。书房是一个何等隐私的地方,平日里官员办公、商量要事都在书房里,因此这里难免充满着机密。

但庞统的书房却不同,庞统是个武将,那些个机密地图之类的行军用具他自然也有,但其实并不放在府上,而是在房,确确实实只是个“书”房。

但耶律文才不知道这些,还以为是庞统平日骄傲自大惯了,也不怕其他人在他书房看到什么。庞统的批准,让他沾沾自喜了好久,还自以为摸透了这位王爷的心思。

庞统的书房,很大,很整洁。这是耶律文才的第一感觉。

但整洁中透着古怪。

耶律文才绕着书房走了几圈,忽然醒悟:这间书房的古怪之处,就在它的整洁。

中州王府规矩森严,书房整洁点,不奇怪,但是整洁到每一本书都是按规律放好、每一只笔都整整齐齐摆放在笔筒里、就连每一张纸的的棱角都是齐的,实在是有点不寻常了。

一般人家中,主人若是常常在书房办公读书,那么总会有几只顺手的笔、几本顺手的书放在顺手的地方,下人们也不会去碰它们。然而在庞统这里,一点都看不出有人呆过的痕迹。

事实上,耶律文才的猜测是正确的,这间书房,在这座王府里,除了摆设,确实没有别的用处。庞统不是不读书,而是很大一部分书,都在他少年时便读完了,凭着他过目不忘的记性,确实也没必要再读第二遍。而其他无用的书,庞统也不会去看它,因为在庞统的价值观里,无用的东西,不值得花时间去了解。因此,这间书房,虽然藏书海量,但从设府到现在,却没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21--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